形势与政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形势与政策.doc

形势与政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绩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2~2013学年下学期)论文题目:对目前中国经济的自我理解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指导老师:黎珉班级:土木101学号:1009070110姓名:沈兵兵对目前中国经济的自我理解土木101沈兵兵10090701102002年到2012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腾飞又一个可怕的十年,国内GDP总量站在了200%,2012年,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生产的煤炭、钢铁、水泥、棉花、纺织品、电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各国首位。前几年,我国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物流产业等有了疯狂的增长。网络经济,文化经济,大众传媒得到了震惊世界的发展。是不是感觉生活在中国好美好啊,前景一片光明。可是真的吗?2012.11.11,我参与了震动世界网络消费的淘宝双十一狂欢节。可以说我是创造191亿消费额中的一员。描述当时的状况,0点上线,8分钟突破1亿,21分钟突破2个亿,一个小时将近5个亿,10个小时10亿,13个小时15亿,最后单单淘宝商城33.6亿,全网52亿,相当于每一个中国人当天花费了4块钱。那个时候,我看到数据,大发感慨,电子消费以后一定是主流,现金流通将越来越少。现在看来,当时真是幼稚。但是中国这个巨大的消费潜力,还是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尤其是二线城市以后发展的势头,将一发不可收拾。国家给我们讲的经济都是看GDP总量,已经排到了第二名了,超过美国现在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么好的经济形势,这么强大的消费潜力,全名消费的欲望急剧膨胀。这似乎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前景有事一片光明。可是真的吗?这里我想先引进一个术语叫制度经济。继而我想解释两个词,制度资本和制度成本。自从那位善良的道格拉斯丶诺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制度经济才受到理应的重视,一时间我们都认识到制度资本或制度成本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可是今天,转过身看看中国的市场制度环境和法治水平,我们多的是纳闷:中国的法制与产权保护还相当欠缺,可是这些年GDP却以超过8%的速度在增长,这是怎么回事?如果一国的制度有利于交易市场的深化,那么我们就说该国具有较高的制度资本。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制度,则使交易的成本变高,这种成本通常被称为“制度成本”。促使经济增长的资本包括自然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制度资本。有没有豁然开窍的感觉,因为即使我国的制度资本欠缺,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本是出奇的丰富,那么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离真正的市场制度结构还相聚甚远的情况下经济速度增长。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也相对很廉价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优势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可以弥补对冲较高的制度成本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是为了弥补这些制度成本,规避交易风险,我们不得不格外的勤奋,一天多工作几个小时,少拿些收入,多把一些青春年华耗在饭局和没完没了的审批手续上。为什么我们一周七天都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晚上十一二点还在通工作电话,这都是我们为制度成本必须付出的代价。听楚树龙讲世界经济形式,我又开始思考,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能坚持多久,会不会一旦失控,所有的都化为虚有!楚老说,中国的经济太虚拟化,空心化,金融化。形成了恶性的投资环境和股票交易市场,很少有个人消费的增长!实际上我的理解就是就是要金融化有度,注重实体经济。那些虚拟的,假的,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拿着新的资金去补偿旧的损失,一旦有一个环节空了,延迟了,或者说人们不再相信时,那么可以危言耸听一下,会改朝换代。中国政府比谁都了解,经济形式不容乐观的前景,但是不能让国人了解,知道。所以一致的宣扬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层的决策者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不断的想法子,又不敢大刀阔斧的明说,只能一步步的先拉动内需,消费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重点!目前人们还在说是技术的问题,是科技不发达,中国科技落后太大!我看不是,不是生产不足,是消费不足。楚老最形象了,说是机器生产飞机,但是飞机从不用飞机。是人在用!最后为创意喊冤,都说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对外的技术依赖太高(据说超过了50%),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啊,你看中国经济增长比美国慢多少?关键不是在创意,发展要一步步的来么,你不能一边跑,一边吃鸡大腿吧,等你坐下来,稳定下来,自然慢慢的点鸡大腿,猪肘子了!华夏子孙从不缺少创意!华夏现一代青年充满着雄心壮志和无限的热情为祖国的未来事业奉献终身!参考文献:陈志武的《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楚树龙: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