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泵介绍.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往复泵介绍.ppt

往复泵介绍.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往复泵介绍往复泵工作原理简单示意图单往复泵双动往复泵动画演示往复泵外观细节详细图解双作用泵容积式往复泵活塞、吸排阀、曲柄、连杆、活塞杆、缸体、泵体、轴封等。往复泵的性能特点第一部分3.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上述表达式是泵的平均流量。当工作面积为A(m2)的活塞以速度v(m/s)排送液体时,瞬时流量表达为:q=Av曲柄连杆机构将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运动,故v和泵q将周期性地变化。一般曲柄连杆长度比λ=r/L≤0.25,v可用曲柄销的线速度在活塞杆方向的分速度代替,即v=rωsin式中:ω-曲柄角速度,常数;β-曲柄转角单作用泵的流量也近似地按正弦曲线规律变化,单作用泵的流量是很不均匀的。多作用往复泵流量的均匀程度显然要比单作用泵强。三作用泵(120度)流量的均匀程度不但优于单、双作用泵,而且比四作用泵(90度)也强。4往复泵的供液不均匀度泵供液的不均匀程度可用脉动率率σQ表示•σQ=(qmax-qmin)/qm式中qmax,qmin,qm分别为表示最大、最小和平均理论流量。各种往复泵σQ的理论值如表1—1所列它与曲柄连杆长度比λ=r/L有关。有较强的自吸能力靠自身抽出泵及吸入管中的空气而将液体从低处吸入泵内的能力。自吸能力可由自吸高度和吸上时间来衡量。泵吸口造成的真空度越大,则自吸高度越大;造成足够真空度的速度越快,则吸上时间越短。自吸能力与泵的型式和密封性能有重要关系。当泵阀、泵缸等密封变差,或余隙容积较大时,其自吸能力就会降低。故起动前灌满液体,可改善泵的自吸能力。理论流量与工作P无关,只取决于n、泵缸尺寸和K不能用节流调节法,只能用变速调节或回流调节法。有些特殊结构的往复泵可通过调节柱塞的有效行程来改变流量。额定排出压力与泵的尺寸和转速无关P取决于泵原动机的n、轴承的承载能力、泵的强度和密封性能等。为防过载,泵起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且装设安全阀。以上是共有特点。此外,往复泵还有:流量不均匀,排出压力波动为减轻之,常采用多作用往复泵或设置空气室。转速不宜太,电动往复泵转速多在200——300r/min以下,若n过高,泵阀迟滞造成的容积损失就会相对增加;泵阀撞击更为严重,引起噪声和磨损;液流和运动部件的惯性力也将随之增加。产生有害的影响。由于n受限,往复泵流量不大。对运送液体污染度不是很敏感,但液体含固体杂质的时,泵阀容易磨损和泄漏,应装吸入滤器。结构比较复杂,易损件(活塞环、泵阀、填料等)较多由于上述特点,笨重(在Q相同时与其它泵相比),造价高,管理维护麻烦,在许多场合它已被离心泵所取代。但舱底水泵和油轮扫舱泵等在工作中容易吸入气体,需要具有较好的自吸能力,故常采用往复泵;在要求小Q、高P时也可采用往复泵。•缸体—灰铸铁或黄铜浇铸,内镶青铜或不锈钢缸套。•泵缸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应符合要求。•胀圈装配,装入后用灯光检查,整个圆周上的漏光不应多于2处,且与开口距离不小于30度,每处径向间隙弧长不大于45度。•用内径千分卡测量缸套的圆度和圆柱度,如发现磨耗超过标准,即需镗缸,并换新活塞;如缸套磨损或镗缸后,其厚度减少超过15%则应换新。•泵缸及阀箱等受压部件应1.5倍安全阀排放压力试验。(全阀动作压力=1.1~1.15额定排压)试验时间不小于5分钟,无泄露。•表1——列出缸套磨损的极限标准。1活塞是往复泵的主要运动部件,通常以金属常见,青铜或不锈钢制成2活塞环—有金属(灰铸铁、青铜、钢)和非金属(夹布胶木、塑料等)两类,可根据所输送液体的性质、温度和压力选用。活塞环是重要的密封件之一,是易损件。有呈直口或斜口(45-60度)的搭口自由状态下其搭口张开,具有一定弹力,新装胶木胀圈,新换时应先将它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待其变软后取出,使开口撑开到8mm左右,冷却后放入缸内及环槽内,检查各间隙值,合适才可装入使用。工作过久会磨损,放入缸内时开口间隙超过规定值,则表明其弹性下降,密封性变差,应予换新。各间隙的值如表1—2所示。往复泵必须射安全阀。以保护泵体的安全。安全阀设在吸排管口之间。安全阀动作压力1.1-1.5倍的额定排除压力。当往复泵排出阀全闭时,安全阀动作压力一般不大于额定排除压力+25MPa。出厂时已经调验好,如必要可重新调验。制作:演讲: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