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相当明显的职教特色、地区特色。:尽管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我国水利行业一线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新世纪新形势下,仍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未能根据水利的两个战略“转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专业体系围绕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使传统的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化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是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置状况看,还远未能跟上这种转变的形势。还没有从过去的以工程水利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转移到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的人才培养方向上来。一个新的、能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和水利两个战略“转变”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通过了解各用人单位从“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需求情况及需求量”、“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归纳如下:多数国营企事业单位由于受岗位、编制等限制,在近几年中对大专层次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少,目前能接受的人数也相对较少。部分工程任务较多的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对大专层次毕业生还有一定的接受能力。与国营企事业单位脱钩单位及私人企业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一定需求,特别是对监理、造价等管理类人员有一定的需求。但今后几年的需求量会有一定的下降。近几年,珠三角地区不少中小型水利工程已建成,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会对水利工程管理类人才有一定的需求,目前也很需要堤围、大坝、渠系方面的管理人才。用人单位还认为,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施工机械大量引进,需要按照更严格按施工规程和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部分单位认为对水利工程施工类人才有一定需求。企业人员一致认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课程设置基本合理,但也提出了一下意见:加强学生在地质、土工方面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由于在在实际工程中,不只是搞水工建筑,也经常会碰到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设计等问题,许多用人单位都表示应加强学生的工民建、桥梁设计的能力的意见;随着GPS、全站仪或测深仪等现代测量设备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应加强学生使用新测量技术的的能力;写作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很重视的一种重要技能。他们认为,连一篇工作计划或报告都写不好的人,他能否科学地工作就值得怀疑。有不少毕业生在工作中的写作应用能力有待于提高,他们在表达能力上有明显欠缺,往往是心里有话,却无法清楚透彻地表达清晰的思路。大家赞成加强应用性、科技性写作的训练,并提出可以开设“科技文档写作”等课程;许多用人单位表示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水利行业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比较缺乏既熟悉计算机技术同时又熟悉水利专业的复合型技术骨干,一些新技术难于推广,影响了水利科技创新,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许多用人单位建议增设工程管理类课程和机电运行管理知识、学生施工知识也需加强和拓宽,需要不断更新。在调研过程中,用人单位都一致认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比较实用,学生所学的知识面较广,既可搞施工、设计,也可从事工程管理工作,认同度高。各用人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总体持比较满意态度,认为我院毕业生专业能力较强,主要欠缺在综合能力方面,比如文字表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此外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也较弱。除专业技能外,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提到了学生还应具有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心理承受力及良好的社交礼仪。部分单位对比较重视职工的继续再教育。一方面他们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职工的学历层次,使职工既真正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继续教育使职工获得实用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部分单位也提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社会需求)三者之间还缺乏经常性的了解和沟通,类似的专业调研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对原有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完善和补充。根据各用人单位对水工人才的需求情况,实时调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继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毕业时都能取得“双证书”,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强与水利基层单位的技术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科研、设计、生产项目,扩大学校知名度。也特别重视与基层水利部门的技术合作。这样既能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及时改变就业观念。近几年来,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在水利工程上大量投入,另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地区水利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脱钩,急需大量的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近几年两系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