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融知识(1).doc

金融知识(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9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管2008年2月,银监会制订出台了《银行并表监管指引》,强调银行并表风险管控能力建设,进一步防范我国银行业对其设立的跨境跨业子公司出现制度缺失、管理真空等问题,有利于我国银行业完善并表管理体系和制度框架,促进并表管理规范化,防范银行集团整体风险。银行并表管理既是财务管理、风险管理,更是战略管理,但实质是系统性风险的管理。强化并表监管,抓好并表管理,对保障我国银行的安全性、稳健性及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银行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标准相比,在并表监管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如对并表监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化;相关配套制度亟待补充完善;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并表监管的要求;对银行内部交易、风险隔离缺乏明确的监管要求;对跨业经营银行集团缺乏统一、明确的资本监管标准;对银行业境外机构实施有效的母国监管客观上存在一定技术难度和制约条件;等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并表管理体系建设进展较为缓慢,并表管理能力和专业性还不够强。为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有效促进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并表监管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一)不断完善《银行并表管理指引》内容。《指引》的规定本身比较原则,多为指导性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明确,增加可操作性。(二)提高对银行并表监管重要性的认识,重塑并表理念。(三)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并表标准,确保并表效果。(四)加强并表管理人员和并表监管人员队伍建设。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还与货币的购买力有关。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力会贬值,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也就是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1)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2)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3)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银行内控要素内部控制要素是指构成内部控制的必要因素。只有内部控制的各构成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以下要素:(一)内部控制环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是指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过程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具体讲,控制环境又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管理理念、管理层、组织结构、人事政策和员工素质、外部环境。(二)风险识别与评估为达到一定的经营目标而识别和分析风险,是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风险评估时,评估人员要重视设立目标、分析风险和管理变化等方面的管理程序。风险评估包括对风险点进行选择、识别、分析和评估的全过程。(三)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措施就是确保管理方针得以实现的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措施。包括高层检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实物控制、工作指标和职责分离等。内部控制措施要与风险评估过程联系起来,要恰当实际,要针对每一项重要业务活动,要保证管理指令的执行。(四)信息交流与反馈通过信息的获取和交流,来完善和实现自身的目标,采取必要的控制活动和措施,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五)监督评价与纠正为了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充分性和可行性,必须考虑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持续性评价和单项制度的分别评价。目前在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一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运行体制尚未完全建立,包括内控建设在内的体制改革并未到位,约束机制不健全,冒险违规经营而视风险控制为羁绊的想法和做法依然存在。二是内控系统的建立和执行都需要成本,所以在宏观考虑体系建设和具体内控制度的设计上必然要考虑其适当的度,要兼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内控建设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时,容易被以强调业务发展为名,使一些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部分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行的从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内部控制认识不清晰,意识淡薄,在推动内控建设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内部控制要由事后补救向事前防范转变,突出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二、重视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内部控制落实在各项业务制度之中,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商业银行应对内控制度进行充分研究,建立起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三、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