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强勇话义从.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天下强勇话义从.doc

天下强勇话义从.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天下强勇话义从前两天看了一篇介绍三国精兵的帖子,将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和麹义的先登死士作为一对。《三国志》注引《英雄记》“绍令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绍自以步兵数万结陈于后”。查“登”可通“蹲”,“呆”。以英语解之为squatontheheels,即蹲坐在脚后跟上,是一种半跪的姿势。所以结合《英雄记》,所谓先登者,应该是袁绍让麹义带八百兵以半跪的姿势排在自己阵势的前方。孙膑兵法中说“长兵在前,短兵在□,为之流弩,以助其急者。□□毋动,以待敌能”,是一种以弱对强、以寡击众的阵势。可见,以“先登”称呼麹义率领的这只部队,是欠妥的。历史大论坛也有朋友认为““先登”就是“首先登上城垒”之意,指攻坚的特种兵。比如袁绍给公孙瓒写信说:“前以西山陆梁,出兵平讨,会麹义馀残,畏诛逃命,故遂住大军,分兵扑荡,此兵孤之前行,乃界桥搴旗拔垒,先登制敌者也。”后来魏吴合肥之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典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等等”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说攻城陷陈,“首先登上城垒”是不错的。但“先登陷陈”和“为阵先登”时就不太合适了。尤其如本文的例子,公孙瓒主攻,袁绍主守,这怎么翻译呢?突击队?还是敢死队?总之不管做何解释,“先登”应该是每次临战(似乎是种惯例)而临时选拔或组成的特别小组,而不是陷阵营这样固定的编制。所以与白马义从等有固定编制的队伍相提并论,或者看成是特种部队还是不妥。再来看白马义从,《英雄记》记载:瓚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因虏所忌,简其白马数千匹,选骑射之士,号为白马义从;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马,瓚有健骑数千,多乘白马,故以号焉”《后汉书》也记载“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考察“白马义从”这个称号,起源不管是不是“善射之士数十人”的自称,到“选骑射之士”后,无疑已成为一只有编制的正规部队的番号了。《英雄记》和《后汉书》都只侧重解释了这个称号的修饰部分——即“白马”。无论是瓚常乘白马,还是胡夷健者常乘白马,白马都被用来象征强者,而起到警示和威吓的作用。所以“故以号焉”就是指以“白马”为号。那么什么又是“义从”呢?蔡东藩的《后汉演义》第三十回中解释到:“义从,谓奋愿从行之士。”这或许是“义从”的本意按词语解释义从yìcónɡ(1).汉魏时称胡羌等少数民族归附朝廷为“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后汉书·西羌传·湟中月氏胡》:“湟中月氏胡……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曰义从胡。”《后汉书·段熲传》:“熲将兵及湟中义从羌万二千骑出湟谷。”(2).称由胡羌丁壮组成的军队。《后汉书·邓训传》:“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鬭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一年》:“﹝梁习﹞皆礼召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3).自愿从军者。《后汉书·公孙瓒传》:“瓚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资治通鉴·汉章帝建初五年》:“帝以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胡三省注:“义从,自奋愿从行者。”(4).依附。《宋书·袁豹传》:“居位无义从之徒,在野靡并兼之党。”,但怎么解释“白马义从”的“义从”呢?说明“白马义从”是与公孙瓒的其他军队相区别,由志愿者或者私兵组成?还是取名为“志愿军”,如同“羽林”一样,是东汉军制中的部队或士兵的一种呢?考察史书对“义从”的记载,先有“义从胡”,是指已经降于汉朝居住在湟中及令居和张掖一带的月氏胡。《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湟中月氏胡,……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虽依附县官,……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余人,分在湟中及令居。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曰义从胡。”后来“义从”很可能成为所有归附汉民族的少数民族的称呼,《后汉书》记载有义从羌、胡,湟中义从,缘边义从等,如:“度辽将军邓鸿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后汉书·窦融列传》“时先零羌豪僭号北地,诏参将降羌及湟中义从胡七千人,与行征西将军司马钧期会北地击之。”《后汉书·李陈庞陈桥列传》“延熹二年,迁护羌校尉。……颎将兵及湟中义从羌万二千骑出湟谷,击破之。”《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四年冬,上郡沉氐、陇西牢姐、乌吾诸种羌共寇并凉二州,颎将湟中义从讨之。”《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四年,马贤将湟中义从兵及羌胡万余骑掩击那离等,斩之,获首虏千二百余级,得马骡羊十万余头。”《后汉书·西羌传》其中湟中义从更是被称为“天下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