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辩证唯物论复习学案哲学体系;辩证的唯物论:回答“世界是什么”(范围:第一课+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唯物的辩证法:回答“世界怎么样”(范围: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回答“人如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范围:第一课+第八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回答“人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范围: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二节)注意:⑴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提法的意思:唯物论=辨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知识辩证法=唯物辨证法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历史观=哲学史观(2)(这些提法弄清楚后,要求你在做哲学题中,第一习惯就是将题目要求的范围划出来,确定答题或思考的基本方向)(各个哲学模块中的基本原理弄清楚后,要求在做哲学题中,第二习惯就是将题目要求的范围内的原理在试卷上简单地列出来,并代入材料引导你有效地解读材料,并根据设问的分值确定答案的原理数量)第一部分:主要原理;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原理:辩证唯物论的八大道理:第二部分:判断正误并分析原因:1、哲学就是世界观,人人都有。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4.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5、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6.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7、方法论决定世界观。8.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9.世界是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10.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11.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2.旧哲学是唯心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14意识是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反映。15.物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总和。16.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1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18.所有正确的意识都是相同的;19.意识促进事物发展。20.规律是永恒不变的。21.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22、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23、凡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24、规律有好坏之分。25、世界统一于存在。26、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错误27、.正确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意识则是人脑主观自生的。28、规律是可以人为改变的。答:错误。29、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0、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32、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故意识是人脑的产物。×33.物质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34.我们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作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35、从本质上看,宗教是鬼神观念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36.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7"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心主义观点。38产生意识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立场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知识构成不同因素的制约。39、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反作用。第三部分:遗漏的重点知识社会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首先,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次,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再次,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课本11)3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主观映像)的表现:(课本14)4、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举例:(课本14)5、认识有限和无限的原因:(课本20)6、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理解:(课本20)7、立场不同指的是(课本21)8、意识的反作用注意三点:(课本24)9、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课本27)10、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1、具体的统一:历史的统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