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冶孙地个、马维良抢劫、盗窃过往汽车的财物案被告人:冶孙地个,又名冶孙吉给,男,27岁,回族,青海省民和县人,系民和县核桃庄乡牙合村农民。1992年2月13日被逮捕。被告人:马维良,又名马力客,男,29岁,回族,青海省民和县人,系民和县联合乡上宣村农民。1992年2月13日被逮捕。1991年10月3日至11月11日期间,被告人冶孙地个、马维良与马努哈(在逃)相勾结,共同预谋作案,先后多次从民和县窜至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的国道312线乌鞘岭南坡,抢劫和盗窃过往汽车上的财物。其犯罪事实如下:一、抢劫1991年10月7日晚,冶孙地个、马维良与马努哈从民和县窜至乌鞘岭南坡伺机作案。当兰州市第一汽车运输公司大轿车(甘肃01-01493号)行至此地时,冶孙地个扒上该车行李架,扔下乘客肖殿贺的衣物一包(价值1000元)。该车司助人员及乘客发觉并停车查看时,冶孙地个、马维良及马努哈手持石块向大轿车砸击,打碎车窗玻璃9块,致伤乘客4人,抢去所盗物品。该车因受损而无法运行,迫使乘客更换车辆。该车因此花去修理费625.70元。1991年11月11日晚,冶孙地个、马维良与马努哈再次预谋后,以拉货为名,雇用马又四夫的手扶拖拉机,携带匕首、绳索等作案工具,再次从民和县窜至乌鞘岭南坡作案。冶孙地个扒上一辆大轿车的行李架,扔下乘客汪玉明的百货两色(价值3990元),马维良及马努哈在路上转移赃物。当汪玉明到安运镇下车时,发现货物被盗,遂雇用韩正礼的汽车,与其见汪玉有、弟汪玉锋前往乌鞘岭南坡寻找。到达被盗现场时,冶孙地个、马维良及马努哈持石块将汪氏兄弟打伤,并打碎韩正礼的汽车驾驶室后窗玻璃,迫使汽车绕道返回。二、盗窃1991年10月3日晚,冶孙地个、马维良及马努哈携带刀子等作案工具,从民和县窜至乌鞘岭南坡作案。当酒泉汽车运输公司三队的夜班轿车(甘肃31-05669号)和永昌县汽车运输公司的夜班轿车(甘肃33-02153号)自东向西先后行至此地时,马维良、冶孙地个分别扒上轿车行李架,用刀割断网绳,窃得乘客的西湖牌电子琴8架、装饰画2张、毛毯37条、布料498米,价值7668.12元。马努哈在路上转移赃物。1991年10月7日晚,冶孙地个、马维良及马努哈又窜至鸟鞘岭南坡作案。冶孙地个扒上一辆客货车,窃得“龙泉”牌香烟3箱,价值4500元。马维良及马努哈在路上转移赃物,除1箱香烟被过往的车捡走外,另两箱香烟销售给民和县个体户曹成义等人。1991年11月11日晚,冶孙地个、马维良及马努哈再次预谋后,携带作案工具,窜至乌鞘岭南坡作案。他们先后扒上永昌县河西堡镇农民吴映真等人驾驶的两辆卡车、嘉峪关汽车运输公司司机张秀太驾驶的一辆轿车,以及山丹县汽车运输公司司机王栋驾驶的一辆轿车,共窃得巧克力2箱、铁皮牛肉罐头1箱、“大地”牌汽车轮胎1条、冰糖1箱以及被套、筷子、调料等物品,价值6492.60元。综上,被告人冶孙地个、马维良伙同马努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在过往的9辆客车、货车上进行抢劫和盗窃,获取财物总价值23650.72元。其中,抢劫2次,财物价值4990元,砸坏汽车2辆,打伤7人;盗窃7次,财物价值18660.72元。案发后,大部分赃物被追回发还失主,其余赃物被两被告人及马努哈变卖挥霍。「审判」甘肃省武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被告人冶孙地个、马维良多次结伙在交通要道上盗窃和抢劫过往汽车的财物,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应予严惩。该院于1992年12月10日依法判决如下:(一)被告人冶孙地个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被告人马维良犯抢劫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被告人冶孙地个、马维良均不服,以原审判决“认定抢劫罪不准,计算盗窃财物价值有误”为理由,向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二审审理,认为原审判决认定的部分犯罪事实不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三)项的规定,于1993年4月30日作出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武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重新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冶孙地个、马维良与马努哈共同预谋,结伙在交通要道对过往汽车上的财物进行盗窃,在两次实施盗窃犯罪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砸坏车辆,打伤乘客及失主多人,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又在客车、货车上多次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实行数罪并罚。被告人冶孙地个、马维良在共同犯罪中均系主犯,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均应从重惩处。两被告人提出“认定抢劫罪不准”,经查两被告人在两次盗窃活动中,为窝藏赃物、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