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三1—3单元选择题专项训练李双俊1.古装史诗巨制大片《孔子》描写了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73岁的这段经历。面对乱世,孔子忧心忡忡,希望以自己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想最终破灭。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在于()A.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B.孔子设计的那套礼仪规范太过繁琐C.孔子主张“兼爱”、“非攻”遭拒绝D.孔子的思想主张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2、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直接适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趋势,这一趋势主要指: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宗法社会向礼乐社会转型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庄重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B.因材施教;有教无类C.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6.《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B.“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C.“乐”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D.“礼”和“乐”的使用,适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阶层7.“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它学说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D.儒家思想从此依附法家,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8.右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兼相爱,交相利。”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9.历史学家许倬云说:“佛教进入中国其引发的影响,不仅是一个信仰体系的传播,而且是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的思想方式,既带来了另一种思维,也迫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在“使中国固有的思想体系不断与佛教互动,终于融合为中国型的思想体系”方面表现突出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葛洪D.范缜10.儒、墨两家在战国百家中最具实力,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用和推广B两家的主张适应了战国的形势C两家的主张具有系统性D两家主张得到小生产者的拥护1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2.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①程颐②程颢③朱熹④陆九渊⑤王守仁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13.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4.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促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共同基点是:A强调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B关注社会变革和法治C重视伦理人生D关注人和社会、国家和民众的关系15.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孔子的众多教育主张中,对今天的创新教育有直接的借鉴意义的是A“有教无类”B“温故而知新”C“当仁不让于师”D“因材施教”16.“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全球关注的社会热点,倡导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稍大和谐相处。在先秦诸子思想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A荀子、庄子B孟子、老子C老子、荀子D庄子、墨子17.古代百家思想理论为历代王朝安邦治国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成为该王朝的统治思想。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A秦朝—法家B西汉初期—道家C西汉中后期—儒家D宋朝—理学18.唐宋时期,儒学有了新发展。这“新发展”从具体内容看主要指的是:A融合阴阳、黄老之学和法家学说B开启了儒学的宗教化神学化进程C倡导了“经世致用”学说D儒学伦理与社会人生、社会现实和自然宇宙紧密联系19.下列不属于明清时期思想界的变化是:A理学发展为心学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传统儒学遭到彻底的批判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