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淮安--以人为本,搞好三心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在淮安--以人为本,搞好三心教育.doc

学在淮安--以人为本,搞好三心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在淮安——以人为本,搞好“三心”教育涟水县第四中学潘佳慧淮安自古以来是南船北马的繁华之地,更是书香浓郁的教育名城。不论是兢兢业业的政界要人还是两袖清风的乡间野老,无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历史固然光荣,这里也不再赘述,因为我们目前面临的,是如何超越历史,如何让淮安的文化传统、学习传统在现代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淮安教育人士的共识,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我想,目前淮安教育形势喜人,名校名师倍出,教育设备现代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电教设备投入等办学条件也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外地学子选择到淮安来就读。淮安已经渐渐打出了自己的教育品牌,“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不能满足于目前的成绩,应该着眼于如何打造教育“名牌”。而在这条教育发展之路上,方方面面的作用和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从宏观的教育政策、教育方针到微观的教育细节,都牵一发而动全身,并非三言两语可概括。从根本上来说,我认为从每一个教育单位——学校,到每一个教育个体——老师,都应该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质量意识,抓好“三心”教育。因为人是教育的主体,爱心、责任心、事业心是教育的精髓,也是教育得以成功的衡量标准和最终目标。爱心——既教育,必热爱教育是全面塑造人的个性、能力的特殊职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苍白无力。要想办好教育,首先必须有对教育的热爱。当学生迷茫、失落、挫折、骄傲的时候,老师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当然这并不是强调教师有多伟大,只是如果你选择成为一个老师,这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具体来说,尊重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亦师亦友,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特别是作为一个承载着“爱心”和“责任”的教师,我们要特别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热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淮安许多县区,特别是农村学校,有许多许多的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人在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据我了解,目前我校在校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十四、五岁的年龄,正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内,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品质,会对将来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可回避。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所支配,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尤为重要,而心理教育的基础就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诚挚的爱心。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这些孩子,才能正确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几点措施:一是要加强了学校的思想教育,学校主动担任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使其父母安心工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二是提倡教师以思想教育为突破口,对孩子要“教中有爱,爱中要严,”以此来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灵。三是学校和社会办一些有益于孩子身心的活动,如:给远方打工的父母些一封信等,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爱永远是教育的出发点。我要求我们学校的全体老师,更希望我们淮安教育人士,用亲切的微笑、由衷的赞美、信任的眼神,来关心孩子,开启学生心灵之锁,让学生在宽松仁爱的环境中成长。责任心——既为师,必明德教育事业是人类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是造就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是精神生产,她是培养人的工作;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必须靠教育来创造、来发展。教育的好坏,决定一代人的素质,一代人的素质高低,也就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工作是艰巨的,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就无法坚守这个光荣的岗位。在现代这个物质膨胀的年代,有一部分人存在金钱、名利至上的思想。比起那些日进斗金的企业家、那些形形色色的钻营者,老师显然是清贫的,办教育永远不会发所谓的财,也得不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可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事业,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替代不了的,教育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也因此,做为一名老师,如果没有甘居清贫、不怕艰苦劳累、无私奉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成不了好教师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里这句话拿到这里来理解,我们可以说,办学必须要有办学的良好“德行”,也就是具备超越常人的责任心。事业心——既投入,必成就在做到以上两点之后,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了。可是要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把它当做一样事业来做。既然投身教育事业,就要树立成就思维。特别是在当前学校知识更新(推行新课程标准)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必须不断“充电”、自强不息。教师必须要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潜移默化,互相影响,不但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明显的效果,同时也将营造一个和谐、进取的校园。具体来说:1.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