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大學部課程(I317400)普通生物任課老師:張長泉、楊孔嘉、傅子芳(3學分、一上)本課程宗旨在介紹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生物體的演化,遺傳、內分泌神經系統及代謝路徑。生物包括病毒、細菌、藻類真菌和高等生物。課程中並兼論及初淺的近代分子生物學,及生態等。(I310100)醫技學導論任課老師:蔡佩珍(1學分、一上)請醫檢界的前輩,醫技系出身在各領域的從業人員及業界之主管,講授有關醫技系的教育及就業等,使學生了解醫技系所學所用;並請圖書館人員指導學生在知識快速膨脹的時代,如何有效的快速獲得相關新知。最後透過二個教案,使學生從自我學習中更加了解醫技系各方面的學習。(I312000)分析化學含實驗任課老師:張長泉、黃暉升(3學分、一下)本課程在介紹各種化學分析分法,包括定性及定量分析,其中包含各種分析方式,重量法,滴定分析法,錯合物及形成滴定法,光譜分析法,並兼論各種分析方式之應用。(I311600)細胞生物任課老師:楊孔嘉、黃溫雅(2學分、一下)本課程介紹活細胞生存的基本法則,學習目標包括(1)了解細胞中的組成單元–蛋白,DNA,RNA(2)了解細胞中的功能性結構–膜,細胞核,粒線體(3)細胞中的合作系統運作模式以產生能量,提供細胞生長與分裂並對刺激產生反應(4)細胞生物學的研究原理與實驗設計(5)問題導向之討論與報告.(I321501)解剖學(含實驗)任課老師:解剖學科(3學分、二上)人體解剖學是研究肉眼所能觀察到的人體結構。本校採用局部解剖學的教學,將人體區分為頭、頸、胸、腹、骨盆及四肢等幾個部份。由體表至體腔研究各層的相互結構,生理狀態下臟器的相關位置及其特徵,肌肉、骨骼、神經、血管系統的分佈與其相互關係。本課程為必須課程。期能對人體構造有一基本認識,並為日後修習臨床各類課程,奠定紮實基礎。(I3173)臨床鏡檢學(含實驗)任課老師:楊孔嘉(2學分、二下)臨床鏡檢課程,旨在教學生了解門診常規檢查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巧。課程內容包括體液,胃液及十二指腸液檢驗﹑懷孕試驗﹑精液檢查等。涵蓋了臨床生化及臨床細菌學基本的概論。(I323220)基礎生物技術任課老師:楊孔嘉、張長泉、張權發(2學分、二下)實際操作各項分子生物技術,如質體分離,限制切割,轉型細胞,DNA雜交,RNA與蛋白質的純化和分析。(I322600)實驗室見習任課老師:徐麗君(1學分、二下)為了鼓勵醫技系同學在修課之外,能夠了解醫技領域的相關研究及接觸實驗室環境,特增設「實驗室見習」科目,培養同學對研究的興趣,及獲得實驗工作的經驗。「實驗室見習」為選修一學分,屬大二下學期之科目。惟為了避免實驗室空間不夠,部份同學可於大二上學期先行進入實驗室,大二下學期再註冊。修課同學依個人興趣,選擇院內一位老師研究室,並取得該老師同意。修課者需完成以下規定(每週至少在實驗室工作3小時以上(出席實驗室進度報告(能獨立操作該實驗室3種實驗技術。修課成績由指導教授在大二下學期評分。(I3111)血液學任課老師:楊孔嘉、黃溫雅、徐麗君、傅子芳(2學分、三上)本課程旨在介紹血液學之基本概念,認識血液之生理﹑組成以及其功能和常規檢查方法。課程包括血液之組成及其功能,造血及血球之發生﹑血球細胞動力學﹑血球力學之平衡及血液正常值﹑血液之病態﹑採血法﹑全套血球計算及血球常數﹑正常及異常血球的形態﹑出血與止血之機轉檢查。(I3104)臨床血液學實驗任課老師:楊孔嘉、黃溫雅、徐麗君、傅子芳(2學分、三上)此課程主要在培養學生諳熟常規血液檢查之原理及技術,課程內容包括:靜脈抽血及皮膚穿刺﹑全套血球計算﹑正常及病態血球的觀察﹑血球塗片之製作及染色﹑特殊染色﹑出血性疾病的實驗室檢查﹑血型之鑑定及交叉試驗。(I3110)血庫學(含實驗)任課老師:張權發(2學分、三上)介紹血型學﹑血庫檢驗﹑輸血技術,及血液成分製備與品管的技術與知識。(I3107)臨床生理學任課老師:徐麗君等(2學分、三上)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臨床生理概況,其內容包括電生理學如:腦波﹑肌電圖﹑心電圖等,超音波檢查如心臟超音波﹑腹部超音波﹑生殖系統超音波等,以及肺功檢查之原理及操作。(I334500)寄生蟲診斷學任課老師:寄生蟲學科(2學分、三上)教導學生如何判斷受檢人之檢體是否合乎實驗室標準,實際操作和鑑別檢體中之寄生蟲種類及檢體之保存,運用現今技術來協助寄生蟲之檢查及鑑定。(I3109)分子生物學任課老師:王貞仁、楊孔嘉(2學分、三上)本課程介紹基因的基本結構及基因物質,包括DNA及RNA調控的分子機轉。本課程涵括三個主要部分:(1)人類及其他物種的基因體,在基因結構與基因體的最新進展(2)基因功能與調控機轉,如複製、基因跳躍、轉錄、剪接(3)特別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