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走进经济”活动单元设计201309.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走进经济”活动单元设计201309.doc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走进经济”活动单元设计201309.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走进经济”活动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是一个活动型的单元,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掌握的语文技能,选定一个与自己、家庭或社区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课题,展开调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活动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复杂关系,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学写调查报告,从而带动速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收集整合材料能力、实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二、教学对象分析刚升上高二的学生,经过漫长的暑假,必然与社会经济生活有许多的接触和感悟,正可借助“走进经济”这个活动单元作为平台培养他们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经过必修1到必修4第一单元的活动实践,不少同学已经掌握了合作探究的有效方式,这也必将为本单元的顺利完成提供一个扎实的基础。三、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2、了解和学习报告的写法。3、培养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4、了解市场经济活动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复杂关系,关注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消费观,道德观的变化。四、单元内容及重点1、《钱》——王其柯;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3、《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沈杰单元重点:学写调查报告五教学要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阅读本单元点击链接的内容,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报告撰写的方法。以《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为范文学习写作调查问卷以及具体感知调查报告的写法。第二、三课时:阅读《钱》和《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讨论相关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组成5-6人的课题调查组,确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布置利用国庆放假期间开展调查活动,于第7周上交一份8开的手抄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并将优秀作品全级展示。第四课时:总结交流本次活动,评价各组学习成果。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阅读本单元点击链接《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调查的开展和报告的写作》,推断此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是如何设计问题的,并尝试还原《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这篇调查报告的调查问卷,在上课前完成。二、了解和学习调查问卷的设计(一)调查问卷展示、交流、完善参考: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是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是为了了解我国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为进一步认识与研究青少年的消费现象提供依据。请您支持我们的问卷调查。调查日期:2002年月日调查地点:市您的身份是:A.初中生B.高中生C.大学生您是否是独生子女A.是B.不是以下均为单项选择题,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回答下面问题。1、您认为就目前我国的发展水平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应该把握的主要标准是什么?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C.尽量追求高标准2、您个人的消费标准是怎样的?A.以经济实惠为主B.兼顾实惠和高标准C.尽量追求高标准3、您如何看待勤俭节约这种精神?A.完全是一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可以在全社会提倡B.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C.现在已经过时4、您赞同人应该及时享受吗?A.赞同B.一般C.不赞同5、您赞同要体现人生的价值,就应该努力追求眼前最大程度的享受吗?A.赞同B.一般C.不赞同6、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A.非常愿意B.比较愿意C.不愿意7、您攒钱的情况是怎样的?A.正在攒B.准备攒钱C.以前攒过,现在不攒了D.从来没攒过钱E.没有钱可攒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调查!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年6月(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归纳设计调查问卷的要点:问卷形式: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调查问卷设计具体步骤:1.定问卷名称,形式。2.定调查对象。3.精心提出问题。三、了解和学习调查报告的写法1.开展调查(着力点要明确)(1)确定调查的选题(2)确定调查的对象(3)确定调查计划:①深入调查,占有材料(第一手材料)②认真分析,找出规律(注意筛选对比)③立场正确,观点鲜明(判断、评价)④概括事实,有叙有议(分析.议论)2.报告格式要规范(1)标题①单标题。例:《关于中学生中的“韩潮”现象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②双标题:例:《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关于青少年消费观念的调查报告》(一个是正题,一个是副题,正题点明主题,副题揭示内容)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的题目形式,例《中学生应理性面对“韩潮”》等。(2)前言:调查报告首先要在正文之前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旨在对调查的选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要介绍,总领全文。如:“以中学生群体中‘韩潮’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