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教学重点】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课前准备】1、挂图或投影片。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讨论: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王二小正在干什么?(板书:放牛、放哨)理解“放哨”。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4、指导朗读: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讨论: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⑴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⑵“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⑶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8、指导朗读:“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教学设想】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质疑课题导入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畅所欲言。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4、全班齐读。三、朗读感悟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3、指导有感情朗读。4、讨论交流: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⑴自由发言。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1、师生表演。2、小组内表演。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