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猜谜语》的教案《猜谜语》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教幼儿根据物体形状、味道、颜色、实用性用途等概括事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猜谜语的方法。2、启发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想象。3、培养幼儿爱动脑筋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求幼儿用简短、较押韵的语言猜谜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活动准备1、甘蔗、莲藕、小雨点、滑梯的图片,准备实物甘蔗若干。2、动植物的磁性教具若干。3、抽奖箱一个放入谜语卡片和磁性教具若干。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猜谜语,并一起分析谜语。(1)教师用图片的形式出示谜面,并放较慢的速度念谜语:“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一节不是竹,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请小朋友猜是什么?(2)教师启发幼儿分析谜语。①为什么说“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一节不是竹”?而不是说高高的杆儿不是竹?②为什么猜成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③教师结合小朋友的讲述,教幼儿猜谜语的方法。先告诉幼儿因为甘蔗是一根根高高的茎。象是一片竹林,所以是说杆儿高高不是树,一节一节不是竹,因为甘蔗只吃它的茎味道很甜,所以说虽然不能结果子甜甜蜜蜜滋味足。因此,这个谜语是从甘蔗的形状味道来猜的。最后告诉幼儿,猜谜语的方法很多,有的是从物体形状、颜色来猜,有的是从物体的用途方面来猜。但是都不能直接说出这种东西的名称。语句要简短,要让人听得懂,念起来顺口。④出示竹林、甘蔗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使幼儿更直观、更形象,一眼猜出谜底是什么?这样激发幼儿的想象、思考、创作热情和兴趣。⑤拿出准备好的甘蔗方块让每个小朋友品尝感知一下味道。2、指导幼儿自猜谜语(1)出示多幅图片让小朋友自主选出,让老师指导的图片。(2)绝大多数幼儿选出小雨点图片让老师指导,(3)通过让幼儿认真观察图片中的.小雨点,启发幼儿通过小雨点的形状、特点、自然现象、用途猜谜语,使幼儿初步掌握猜谜语的方法。(4)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的语句,做必要的,修改,予以概括。当幼儿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到底哪一句好。然后,集中幼儿的意见猜成一则谜语:千条线,万条线,丢到地上都不见。(打一自然现象)。3、组织幼儿分组猜谜语(1)每四个幼儿一张图片或一些磁性教具,请幼儿互相讨论,给图片或教具的物体猜谜语。(2)各组请一名幼儿讲述自猜的谜语。大家评议补充。(3)由幼儿愿意上来分享从爷爷、奶奶那学来的本地方语谜语,让老师和小朋友猜:远望似坡竹,近望似只能鸡二叔。铁木根,铁木树,成只桔子欧挪挪。4、看情景猜谜语。请幼儿模仿某动物行走的动作,启发幼儿猜谜语。5、组织幼儿玩猜谜游戏。教师拿出抽奖箱,让幼儿从中摸出写有谜面的卡片,教师念谜面让幼儿猜。延伸活动:1、教师可经常引导幼儿给一些常见的物品猜谜语,以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2、多点挖掘本土方语谜语,继承和保护本土方语文化遗产,让它继续代代传承下去并得到发展。《猜谜语》的教案篇2游戏目标: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游戏准备: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游戏过程: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师: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1)打开红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本事。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教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悲痛娃娃。说明:经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活动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欢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明白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贴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经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到达更好地学习效果。《猜谜语》的教案篇3目标:愿意参加猜谜活动。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