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物理专题复习——(九)声光实验命题人:刘老师一、声实验: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这个实验用来探究()2、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l)由图甲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入射角。(2)如图乙将纸板NOF向后折,纸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二、光的反射: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3、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如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应改用更的玻璃板。(2)选择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承接到像(“会”/“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像。(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如果将点燃的A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________移动。蜡烛A像的大小将_____。(4)如果点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5)如图所示,像与物体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于平面镜。(6)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观察每组数据可知:L1比L2cm,其原因可能是:。三、凸透镜成像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等。(1)为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若将蜡烛放在该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固定不动,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2)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____大致在同一高度,调整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3)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某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说明像距太大了,导致像距太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________(“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5)若烛焰,凸透镜,光屏分别放在某位置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凸透镜位置不变,烛焰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时,为了在光屏上再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远离/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6)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某点,所成的像是正立、___的虚像。如果将蜡烛从该点向凸透镜移动,在这个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___。(“逐渐变大”,“逐渐变小”“大小不变”)(7)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物距u/cm焦距f/cm像距v/cm11557.52817.531029.0(8)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9)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10)如图1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