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32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练习.docx
上传人:猫巷****永安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32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练习.docx

2022年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32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练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走向高考》高中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3-2水土流失的治理和荒漠化的防治练习一、单项选择题(2009·河北调研)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纲要》明确指出,规划两期内要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据此完成1~2题。1.我国耕地退化严重。下列土地退化类型与所发生地区搭配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东北平原B.荒漠化——华北平原C.次生盐碱化——南方低山丘陵D.石漠化——黄土高原2.黄土高原曾盛行的轮荒耕作制度使得()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B.耕地面积增加C.粮食产量增加D.水土流失加剧【解析】华北平原盐碱化严重,南方低丘陵地区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答案】(2009·湖南六校联考)阅读以下材料,完成3~4题。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为31.86平方千米,其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如下图所示。3.防治土地沙漠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以防风固沙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解析】沙漠边缘的绿洲水资源短缺,应注重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答案】B4.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约是()A.耕地92%B.草地68%C.耕地23%D.草地78%【解析】从图可读出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类型及其比重分别是草地约68%,耕地约23%,其他用地约9%。主要类型即为草地。【答案】B(2009·黑龙江哈九中)采用小流域为单位的整体模型试验,检验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规划的合理性。据下表数据完成5~6题。不同植被覆盖率林草措施减流减沙效益表植被覆盖率(%)降水量(mm/30min)径流产生量(mm/30min)入渗量(mm/30min)产沙总量(g)减流效益(%)减沙效益(%)100608560706060604060206006000()A.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B.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C.径流产生量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D.产沙总量随入渗量增大而增大【解析】依据表格数据,径流产生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增大,随入渗量减少而增大。入渗量随植被覆盖率减小而减小,产沙量增大。【答案】C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轮荒耕作,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B.治理重点是保持水土,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C.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D.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解析】轮荒耕作会加重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答案】B(2008·甘肃武威)读下面“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7~9题。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由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解析】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发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有较多的水源,农牧活动多导致对周围植被破坏严重,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A项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进而能引起地面沉降,与题意不符。B、C选项明显错误。【答案】D8.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解析】绿洲地区,由于有植被而使地表反射率较低;植物枯萎后变为有机质,使土壤肥力提高,则生物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植被破坏后蒸发更旺盛,使原来较多的地下水被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度上升;所以在绿洲地区若发现土壤盐碱度上升则说明绿洲开始出现萎缩。【答案】C9.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解析】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现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答案】B(2008·山西吕梁)黄土源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