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uicanrensheng.org肉价猛涨推物价上涨专家开出“规模化经营”药方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最近一段时间猪肉价格的涨幅比较大,成为了影响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部分省政府负责人、企业界负责人和经济专家意见和建议.温家宝强调,要实行扶持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市场供应,促进市场稳定.此前,温家宝在陕西考察时也指出,猪肉消费是群众的刚性消费需求.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据了解,有迹象表明有大量的养猪散户正在撤离养猪业,这被认为是推动猪价上涨的因素之一.那么,就目前猪肉价格暴涨的形势来看,大量散户撤离养猪业与猪肉价格上涨之间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猪肉价格暴涨,有没有炒作等其它因素在作祟?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养猪户应该正确看待猪肉生产周期,并扩大养猪规模,增强抗波动能力.养猪户不应该现在撤退主持人:猪肉价格一片涨声,按说养猪户应该是大赚一笔,但是我们看到的报道却说:以明星养猪户、女大学生猪倌郑娜为代表的养猪散户却在这个时候撤离了养猪业.郑娜认为,现在的猪肉价格与像她这样的散户撤离养猪业存在因果关系.大量散户的撤出,让生猪供应减少,推动市场价格上涨.您认为,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撤出?散户撤离养猪业是不是导致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袁钢明:这个不对,养猪户不应该现在撤退,而应该现在进来.因为现在猪肉价格上涨,是养猪户赚钱的好机会.前一段时间,养猪户撤出了,造成猪肉生产的减少,其实这是生产猪肉的一个周期.2008年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到现在2011年刚好三年,我们现在又延续着以前出现过的三年一个的养猪周期.开始先涨,然后进来的人太多,养得太多,又变成了过剩,又变成了降.去年3月份的时候,统计数据表明猪肉价格下降了8%,而上个月一下子上升57%.猪肉生产周期造成了很多养猪户承受不猪肉价格的下降.去年,因为价格下降,很多养猪户撤出了,但并不是养猪户的撤出造成了猪肉价格的上涨,而是猪肉价格的下降造成了养猪户的撤出,因为养猪户养下去会亏损,随之就造成了现在养猪的人不够,猪的产量不够,因而造成了现在猪肉价格的上涨.猪肉猛涨炒作因素较少主持人:除了猪周期、天气等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涨外,有人说炒作是猪肉价格上涨的又一推手.他们说,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去年以来很多三字经都证明了这一点,您觉得现在猪肉价格猛涨,有没有炒作的成分在里面?袁钢明:炒作因素比较少.因为猪肉和生姜、绿豆不一样,绿豆的可储存性很强,而猪肉夏天怎么储存?猪肉的囤积需要冷库,成本就上去了,炒作起来不合算.当然,猪肉价格一上涨,很多卖猪肉的人也会趁机哄抬物价.但是,猪肉和生姜、绿豆的炒作完全不一样,因为猪肉是短期性的、可保鲜的能力比较弱,炒作起来不太容易.现在养猪成本的上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叠加因素.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粮食价格的上涨,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成本的上升,都是推高猪肉价格上升的叠加因素.但是这些都是是附带因素,主要因素还是生产周期.主持人: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个传言说,中国大批购进美国猪肉,美国猪肉期货价格开始上涨.据媒体报道,在本周一的交易市场上,美国猪肉商收到4000多个来自中国的订单,引发了美国猪肉价格上涨.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4月中国从美国购进1.07亿吨猪肉,与去年同期的360万吨相比有大幅增长.请您来分析一下,我国目前是否存在需要大量进口猪肉的现象?袁钢明: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还是合理的.这说明我们现在的市场,或者是流通商,或者是国家的有关部门,他们的反应速度很快.现在这个世界是联动的,不能光靠自己本国的生产来解决本国的需求.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一个好事,有利于减缓我们国家现在猪肉价格上涨的态势.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相反我们还可以对猪肉价格的下降抱有预期,这是件好事.主持人:去年韩国的白菜也是因为缺乏,做泡菜的白菜因为大量的需要,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上涨,为了应急韩国从我们国家的山东地区大量购买白菜,这个事其实的性质和我们从美国买猪肉的性质是一样的,对吗?袁钢明:对,这样很好.现在运输快了,信息也快了,动作都很快.咱们不能光靠咱们自己的农民养猪,养猪还得养三个月才能催肥,还不如靠其他的地方,现在美国那么远都能很快把猪肉运过来,这是一件好事.散户多规模小致周期型现象难应对主持人:我们再回到最近大家频繁提到、您刚才也强调的生猪产业的周期型现象问题.既然这个周期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周期型现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