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教案设计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3、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难点: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课件、三角形若干。学具:量角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角形的知识,我们来复习一下,看看大屏幕,各是什么三角形?谁能说说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追问:不管是什么三角形它们都有几个角呢?这三个角都叫做三角形的内角,而这三个内角的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有大有小,形状也各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内角和有没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来看一个小片段,仔细听它们都说了什么?教师放课件。课件内容说明: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们大。”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一个小的锐角三角形很委屈的样子说“是这样吗?”都听清它们在争论什么吗?(它们在争论谁的内角和大。)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各抒己见,是不评价)果真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内角和)(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特点。(1)检查作业,并提出要求:昨天老师让每位学生都分别剪出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量出了每个角的度数,都完成了吗?拿出来吧,一会我们要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填在下面的表格里。我们来看一下表格以及要求。出示小组活动记录表。小组活动记录表小组成员的姓名三角形的形状每个内角的度数三角形内角的和(要求:填完表后,请小组成员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②小组合作。会使用表格了吗?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要求把结果填在小组长手中的表格内。各组长进行汇报。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左右。师:实际上,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就是180°,只是因为测量有误差,所以我们才得到刚才得到的数据。2、验证推测。那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办法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折拼或剪拼的方法来看一看三角形的三个角和起来是不是180°,也就是说三角形的三个角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师生先演示撕下三个角拼在一起是否是平角,同学们在下面操作进行体验,再用课件演示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这时要注意平行折,把一个顶点放在边上)学生也动手试一试。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板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3、师谈话:三个三角形讨论的问题现在能解决了吗?你现在想对这三个三角形说点什么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得出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做系统的整理。)4、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想一想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可以干什么呢?(知道三角形中两个角,可以求出第三个角)出示书28页,试一试第3题,并讲解。说明: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30°,求另一个锐角。生独立做,再订正格式、以及强调不要忘记写度。小结: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没有我们来做练习。(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出示书29页第一题。说明:第一幅图是锐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是75°,另一个锐角是28°,求第三个锐角?第二幅图是直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是35°,求另一个锐角?第三幅图是钝角三角形已知一个锐角是20°,另一个锐角是45°,求钝角?完成,并填在书上。讲一讲直角三角形还有什么解法。2、出示29页第2题。说明: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一个直角三角形说:我的两个锐角之和正好等于90°。让学生判断。3、画一画:出示四边形和六边形。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计算出各自的内角和。你能推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吗?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是科学家帕斯卡12岁时发现的。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上的收获!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教案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撕拼(剪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这一规律,并能实际应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3.情感目标: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