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历史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初中历史教学设计.pdf

2024年初中历史教学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本课难点:封建社会的形成。教法学法:分组导学,学生自学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布置研究任务。一组:研究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二组:搜集商鞅的有关资料。三组:用历史短剧的形式表现出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四组:调查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2.教师查阅书籍、报刊、等,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以便能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资料作出评价、指导。教学过程:一、导入:国庆长假就要到了,请同学们谈谈打算怎样度过假期?你们知道上世纪70年代人们是怎样过假期的吗?四组同学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展示调查结果.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改革开放]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春秋战国时代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让我们了解当时的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二、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通过学生角色[奴隶、统治者、新兴地主]扮演,展现大变革的时代背景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生产积极性不高。2.奴隶主大量开垦私田,改变剥削方式,成为新兴地主。3.统治者统治面临危机。[“公田不治”诸侯争霸]三、讨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怎样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要变法改革。四、指出当时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提问最彻底的变法在哪国?引出秦国商鞅变法。二组同学介绍商鞅。[以多种形式展示]商鞅最主要的功绩是变法.,那么变法的具体情况怎样?三组同学表演历史剧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地点:秦王宫殿人物:秦孝公、商鞅、大臣甲、乙、丙主持人场景:秦孝公与商鞅对坐于舞台右侧,作议事状,大臣甲、乙、两边说边上。大臣甲:听说孝公要启用商鞅这穷小子进行变法,这不是乱了祖宗的规矩了吗?大臣乙:是啊,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怎么能够乱改!大臣丙:我们赶快去劝劝孝公吧!主持人:孝公心里非常赞成商鞅的主张,觉得不变法就不能使秦国富强起来,但是看到反对的人那么多,又感到为难,就把许多大臣召集到一起,让他们辩论。大臣甲:现在的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官吏做起来得心应手,老百姓也都习惯了。不能改,改了准会乱!大臣乙:新法是胡来,是谬论!大臣丙:古法、旧礼改不得!商鞅:你们口口声声讲什么古法、旧礼,请问这一套能使国家富强起来吗?从古以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和礼。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改变古法、旧礼有什么不对?墨守成规只能使国家灭亡!众大臣:这……这……孝公:先生说得对,新法非实行不可!秦国现在很多人大量开垦私田,不向国家交税,贵族生来就有爵位和田宅,整天游手好闲,百姓不愿生产和当兵打仗,地方贵族不听中央指挥。先生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革?讨论:假如你是商鞅,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学生讨论,制定变法措施。用多媒体展示商鞅变法内容。讨论问题: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出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初中历史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本课时讲述了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交往的基本原则——尊重与平等,它对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提高社会生活技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尊重、平等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父母、邻居、同学、外地人、残疾人的品质,使学生认识到人格的尊严,平等待人,引发人生价值的思考。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教学方法:情境表演、讨论。教学准备: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