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时代价值.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刚经》时代价值.docx

《金刚经》时代价值.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时代价值金刚经时代价值2022-03-0410:00:01小编:admin从公元402年金刚经由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传入内地,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首次把它译成汉文,到公元702年唐代僧人义净最后一次重译,短短三百年间,金刚经在中土先后有六种译本问世,足见这部经典在中土受崇奉的程度。金刚经传入中土时,正值魏晋玄学兴起。中土学人认为般若思想方法,与玄学可以相通,互为发明,所以当时中土思想界十分重视以金刚经为代表的般若经典,其程度远胜于印度。金刚经在中土社会,既迎合了士人的情趣,又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玄宗颁布御注金刚般若经,把它和孝经、道德经一起颁行天下,明成祖编纂金刚经集注,敕令天下奉行等等,都是例证。在悠久深厚的文化史中,金刚经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直至近代和当代,寺院僧人日常课诵和讲经说法,都依此经。在民间,连目不识丁的妇孺也可以随意背出金刚经的一段或一句经文。金刚经可以说是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精华,其以“性空幻有”、“扫相破执”为主要内容的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大智度论中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大般若经中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金刚经也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人的一生,要面对种种复杂的生活问题需要解决,还要解脱现实中的烦恼……所以这个般若智慧就显得太重要了!而金刚经的般若智慧则可以给我们带来圆满幸福的生活。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本分是叙述此经的启建缘由,祗园法会由此揭开序幕。是佛陀演说般若法会的因缘。从如是我闻到佛陀入舍卫大城乞食……洗足已,敷座而坐。看起来和一般人一样的去来行住、穿衣吃饭,日用家常生活无异,显示般若的妙趣,以宣说此经,令众生都能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间,去体会般若的生活。为什么却以此经文来揭开甚深般若一会的序幕呢?我分四点分别讲说它的内涵和意趣!一、六成就的重要;二、如是我闻的我;三、一时师资合会;四、生活即是六度。这四点是了解启建“金刚法会”因缘的眼目,也是般若妙用无穷的流露。经典上说:“见因缘法,即见佛。”若能由此信解法会因缘,那么入般若室,得般若珍宝,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一、六成就的重要成就的意思是因缘果熟。就像世间的人事物的成就,其中的每一个因缘都不可或缺。比如:一个人的成长,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过程必须有父母养护、师长教导,乃至各行各业供应衣食住行的因缘等等,一个人才可能平安健康的长大。因此世间的人事物都离不开彼此因缘依存的成就,更何况出世间的佛法呢?世尊每每在宣讲法音妙谛时,首先必须具备六种因缘的成就,哪六种成就?1.大众对佛法的信心已建立──信成就;2.大众都已具备听闻佛法的资粮──闻成就;3.讲说的时***也最为确当──时成就;4.讲经的处所是非常的适合──处成就;5.说法主佛陀正欢喜宣讲──主成就;6.听众都全部集合到齐──众成就。要启建一场法会,必须有六种因缘的成就。宇宙间无一事无一物是违背因缘法则,而可以单一的存在。长阿含经吹法螺的故事,可以引喻因缘和合的关系。二、如是我闻的我佛法诸多的经论都讲“无我”,也都一再强调“我’是烦恼的根源。为什么佛经里却都要安置一句“如是我闻”的“我”呢?佛经里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为什么不是其它的大弟子?因为佛陀入灭之际,曾对多闻第一的阿难嘱咐,经藏之卷首必须置有“如是我闻”,一是区别外道的经典。二表示是阿难听闻佛陀亲口所说的。这是事相上的“我”,指的是阿难尊者,但在一个真如理体上,不过是随顺世谛,假立宾主。我闻,主要是令众生启发信心,显示般若实相。三、一时师资合会佛经里一概没有交代讲经的年月日,都用“一时”来交代。为什么佛陀不明确表明时间?因为所谓的时间概念,不过是缘于众生业感果报不同。例如: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时间都不一样,北京的时间是下午一点钟,美国已经是凌晨了。一个地球因为地域不同,就有“时差”的分别,更何况佛经里的“十法界”的时空,又哪里能用娑婆世界的时间涵盖得了?佛经的“一时”泯除众生对有限时空的观念。在诸法平等性中,只要我们和佛陀能师资合会,虽然只是“一时”感应,在法性里却是亘古无穷的受用。四、生活即是六度金刚经的第一分,主要叙述佛陀著衣持钵、次第乞食、洗足敷座等等日用寻常事。已经觉悟的佛陀具足有六种神通,为什么还要穿衣吃饭?吾人若欲信解金刚经,受持金刚经,圆满金刚经,要能会得佛陀这一段般若风光,要能明白般若无二般,一切现成而已。佛陀于金刚经中示现的日用行住生活,旨要吾人打开昏矇的心眼,在穿街过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