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学习目标2.1商业银行经营原则2.1.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1.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衡量银行负债流动性的标准也有两个:一是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越低,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取得可用资金的时效,取得可用资金的时效越短,则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就越强。为满足流动性要求,商业银行要做到以下几点:3.盈利性原则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商业银行追求盈利水平的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2.2.1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商业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背景: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当时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小,主要依靠自有资本经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商业周转性流动资金为主。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较低,还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发生清偿危机时给予救助,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更强调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并不惜以牺牲部分盈利性为代价。在这种金融市场很不完善、融资渠道和资产负债业务单一的历史条件下,银行在经营实践中找到了保持资产流动的理论依据,即商业性贷款理论。评价:商业性贷款理论的思想为早期商业银行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提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局限性:首先,这一理论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即在活期存款的存取之间,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余额可用于发放长期贷款,而是将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很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上。其次,这一理论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此外,它还忽视了贷款自偿性的相对性,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便是有真实票据做抵押的商业性贷款,也会出现缺乏偿还性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2.转移理论评价: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应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但突破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狭窄局限,扩大了银行资金组合的范围,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但转移理论也存在不足,它对银行短期资产的变现能力缺乏全面认识,从短期证券自身的变现能力考虑得多,而对短期证券变现的外部环境考虑得少。实际上,在经济危机时期或在证券市场不旺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顺利地通过出售证券而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近而影响盈利性目标的实现。3.预期收入理论背景: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大战以后,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争中复苏起来,开始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设备更新等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同时,货币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也使商业银行迫切地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评价:预期收入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它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指出贷款清偿的来源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找到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动因,要求银行的资产与预期收入直接挂钩,克服了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其次,这一理论促成了贷款形式的多样化,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银行由生产经营的局外人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参与者,从而加强了银行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控制。预期收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银行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建立在银行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由于预期收入很难预测,客观经济条件经常发生变化,借款人将来收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与银行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以这种理论为依据发放贷款,常常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2.2.2负债管理理论评价:负债管理理论意味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它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从而减少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最大限度地将资产投入到高盈利的贷款中去。而且,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让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负债管理理论也存在缺陷,由于它建立在对吸收资金保有信心,并能如愿以偿的基础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通过借款融资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不仅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而且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所以,负债管理理论的运用必须谨慎,应当经常注意一些基本指标,如存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流动资产比率等,并随时注意防范经营风险。2.2.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而忽视了盈利性;负债管理理论虽然较好地解决了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但过多的负债经营又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总结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