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4)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自读,梳理事件。(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引入课文。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2、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汇报、交流。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3、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小结:1、全文写了这么多事件,是否杂乱?2、若要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会仿照本文选一些小事例吗?学生自由发言。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回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回顾生字词,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回顾课文内容。2、分层提高教师提出探究要求:1、读一读“明朝会”,你能理解此刻的海婴吗?这段文字读来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2、细读课文,还有哪些内容打动了你,说说自己的感受。3、你能想象鲁迅先生喜欢的画吗,为什么鲁迅就喜欢这幅木刻画呢?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在课文旁边坐批注。交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3、归纳总结教师介绍白描手法。学生笔记。4、拓展提高片段练习。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鲁迅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关心。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收集鲁迅先生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谈到鲁迅也许我们对他并不陌生,你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哪些了解呢?学生汇报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教师总结: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的作者是他的学生萧红,有人说她写这篇文章是带着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崇敬来写的,下面我们就伴随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下面我们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并且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二、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学1、教学鲁迅喜欢笑的特点。①结合生活中的人说说喜欢笑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乐观爽朗,平易近人)②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笑?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2、教学鲁迅先生走路的特点。①课文用了那几个动词来写走路快的特点的?向学生讲解鲁迅这个笔名的由来,(鲁迅自谦:取取愚鲁而迅行)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朗读。②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走路快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3、教学鲁迅先生不讲究穿着的特点,①你如何理解“谁穿什么衣裳我是看不见的。”“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