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轧辊行业的基本情况添加日期:2010-11-110:35:55访问次数:365次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以每年递增超过20%~30%的速度发展,钢铁产量已经连续8年排名世界第1。目前,国内钢铁市场普通钢材产能过剩,优质钢材供应不足,部分依赖进口,仍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在中央宏观调控的强力干预下,粗钢产量仍然达到了4.2亿t,钢材产量达到4.6亿t,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和24%。2006年,世界粗钢产量为12.4亿t。我国粗钢产量已占全世界的30%,远远超过排名第2~第6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德国5个国家粗钢产量的总和。图1示出了近年来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我国钢铁、轧钢业的迅速发展,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对轧辊制造业是有利的,按照国内各类轧钢机轧制辊耗的粗略统计轧制1t钢材消耗1.2-1.3kg轧辊估算,生产4.6亿t钢材,需消耗约60万t轧辊。轧辊作为轧钢机的重要工具及消耗件,将伴随着轧钢技术的进步和轧钢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而发展。因此,我国的轧辊制造企业只有密切关注和深入了解轧钢行业的发展趋势,才有可能为自身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确定方向。1轧钢装备的基本情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轧钢行业历经30年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轧钢过程连续、可测及可控的高效变形过程,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溶入得以实现。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轧钢机和轧钢生产线。下面按轧机类型介绍各类轧机的数量及产能情况。(1)中厚板轧机2000年,我国有中厚板轧机26套。现已投产和在建的中厚板轧机已达到59套,数量翻了一番多,其中,16套2.3m轧机,13套2.8~3.0m轧机,19套3.5~3.8m轧机,7套4.0~4.8m轧机,4套5.0~5.5m轧机。产能达到6000万t/a。(2)带钢轧机按照国家带钢标准规定,宽度300~600mm为中宽带钢,宽度超过600mm为宽带钢。随着市场需求和轧钢装备的发展,人们习惯把宽度不到500mm的带钢称作窄带钢,宽度在500~1000mm的称作中宽带钢,宽度超过1000mm的称作宽带钢。生产以上各种规格的带钢轧机也分别称作窄带钢、中宽带钢和宽带钢轧机。我国已建成投产的热轧宽带钢轧机有22套,年生产能力为6000万t;正在建设的16套,生产能力5000万t;规划和拟建的20套,生产能力5500万t,其中一些已经投入生产。我国已建成投产的中宽带钢轧机有15套;在建和拟建的7套,年生产能力2000万t。我国还有热轧窄带钢轧机数百套,年生产能力为数千万吨。我国已建成投产的冷轧带钢连轧机有18套,生产能力4500万t;正在建设中的33套,生产能力8600万t;规划中的11套,生产能力3000万t。全部建成后冷轧带钢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6亿t。依据我国“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板带钢的产量将占钢材总产量的50%以上,那时板带钢产量将接近2.5亿t。(3)型钢轧机我国现有H型轧机生产线15套,已投产11套,在建的4套,其中大型的3套,莱钢和津西钢铁公司的大型H型钢的高度已达到1m。2006年,我国热轧H型钢产量约600万t,占钢材总量的1.3%。在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热轧H型钢的消费量占钢材总量的4%~8%,可见我国H型钢产品还有较宽范围的发展空间。(4)钢管、棒线材轧机我国有小型型钢(棒材)连续式和半连续式轧机100多套,高速线材轧机80多套,无缝钢管轧机10余套。我国冷、热轧带钢连轧机的成品出口速度已经接近30m/s,高速线材轧机成品出口速度最高可达150m/s。目前,我国轧机种类和技术装备水平已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轧钢装备,制造技术和控制水平,我国轧制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钢铁、轧钢业的迅速崛起,各类现代化轧机的建成投产为轧辊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需求和巨大的市场,同时也对轧辊企业生产的轧辊提出了更高的材质、性能和售后服务等要求。2我国轧辊业的现状1935年,鞍钢轧辊厂的前身开始生产冶金轧辊,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1950年,上海新沪钢铁厂开始生产轧辊。目前,国内有冶金轧辊生产企业有200~300家。轧辊企业经过50年的努力奋斗,产品品种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和改观,国内轧辊制造企业能够生产和满足中、小型型钢、连续棒材、高速线材、无缝钢管、窄带钢、中宽带钢等轧机轧辊的使用要求。自2005年,我国年出口轧辊超过万吨,销往世界上二三十个国家;2006年,轧辊出口量达到17575t,创汇26240万元;2007年,一季度出口轧辊7000t,创汇11000多万元。2007年我国轧辊出口量将突破二万吨。随着我国轧辊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轧辊辊耗由1970年轧制一吨钢消耗7.9kg,降至90年代初4kg/t,1998年,降至2.46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