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陕西省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高校思想政治课由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求和规定,从高职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加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一、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做好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高职学生的实际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层次低,他们是高考本科院校录取结束以后再录取的学生,目前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他们的特点是普遍学习成绩差,知识水平不高,对理论课普遍不感兴趣,逻辑思维能力、抽象分析能力不强;但他们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并不差,对政治、社会上敏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我们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从他们的这些特点出发,找到与他们的共鸣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从高职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从高职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出发,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职业性特色、注重层次性。(一)方向性。高等职业教育思政课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教育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不定性,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要突出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教师规范,把坚定学生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自己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问题,教师自己首先就要全面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学会“看”,学会“站”,学会“干”。(二)职业性。我国的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它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性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也要突出职业性,突出与思政课与就业的结合,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岗位群的变化和影响,突出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探索和建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新机制,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3、层次性。目前的高职院校就是我国的专科院校,学生就是大专生,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照搬照抄本科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上不能过于关注教材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不要专注问题的研究探索,要注重实践应用,活学活用、学用一致。讲究实效,重在应用的做法更适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目前在高职教育专业课教学开展的项目化教学、实施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高职思政课也是适用的,要做好研究更借鉴,更要积极实施。方向性是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性,职业性和层次性是高职教育的个性,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必须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就是要做到方向性、职业性和层次性的有机统一。三、优化课程设计,加快高职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步伐。根据高职生的实际和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当前高职思政课要强化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和优化组合,加快高职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步伐。教材体系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对一门学科进行系统阐述而编写的理论体系,它是教师完成理论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本材料,它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教学体系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学对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设施、教学管理等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问题,它主要解决的是“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加快高职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步伐,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1、要对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和整合。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