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注健康心理挖掘教育潜力——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侧记甘肃省静宁一中胡汉东(743400)一、拓展教育内涵关注健康心理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发育期的迅速成长而带来的生理、心理的以及升学的巨大压力,如今的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增多,影响了其健康成才和发展。为此,静宁一中结合学校特点,关注学生健康心理,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不破不立、在破除中走向创新(一)领导重视,教师积极配合。由于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认识与评价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不易做到量化,教育的真正落实往往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渗透教育。为此,领导的认识水平、教师在这方面的参与意识无疑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效力的落实程度。为此,由学校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开展心理健康课题实验,整体部署,多方协调,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研究并制订《静宁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由课题组成员参与校本教材开发——《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材。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做好了教育的前期准备,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二)完成两个转变。一是由重分数、轻心理,向讲素质,重特长转变。目前农村地区就业面依然比较狭窄,上学几乎成为孩子们理想的唯一出路,因而,初中、高中升学压力依然较大,由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工作业绩的一些考评没有跟上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师以分数论等级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素质的高低就是分数的高低、品质的好坏就是分数的好坏,一切教育教学工作常常服从分数,有意无意地以分数把学生分为优、中、差等不同的等级。岂不知,人是发展的,要从动态上去认识,发生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许多问题归根结蒂还是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发展程度,往往取决于心理健康程度。因此,开展了一些列以心理训练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训练,又利于塑造良好的人格。在以年级组为单位,尝试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的基础上学校每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周,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使他们及时感受了成功,收获了自信,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事实证明也是培养合作、团队精神的良好途径。二是由重个体、轻整体向立足全程,关注全体转变。提到心理问题,过去往往以为只属于所谓的“差生”,因而心理教育只停留在对这些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的矫正和救治上。事实上,一些学业处于中游的学生,甚至学业优秀的学生,也存在心理问题,其危害有可能还是致命的。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立足全体、全员参与,全程实施,遵循学生心智特点,因材施教,突出个性,教会大多数人如何预防产生心理障碍、如何调适心理冲突,既要重视治疗更要关注预防,预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为此,加强具体的心理辅导,诸如学习、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抗挫、未来职业、人生价值观等。学校先后举办了如“考前心理调适”等讲座;开展丰富多彩、有鲜明针对性的主题班会,如“学会交往”、“青少年早恋辩论会”;每周围绕心理调适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的活动,收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网络通过建立协调机制,成立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发挥广播、板报、校报等宣传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之环环相扣,形成教育的新网络。充分发挥年级组的教育功能,成立由年级主任、班主任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年级心理咨询小组。在要求教师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顽强的毅力启迪人,崇高的精神鼓舞人的同时,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心智特点,参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7条心理健康标准,制订出各学期的小目标及辅导重点,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负责落到实处。加强与学生思想的沟通,以班为单位,师生间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加强与学生思想沟通,注重疏导,帮助其矫治不足,挖掘潜能,明确奋斗目标,确保其健康成长、发展。(四)挖掘潜力、形成合力。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需要社会、家庭的通力配合,学校在2002年3月,成立了家长学校,由支部书记、课题主要负责人担任校长,通过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素质,使之配合学校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密切社会、家庭、学校、学生本人之间的密切联系,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一年一度的家长会上,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会议一项主要议题。(五)重视教师的健康心理素质。有心理障碍的教师,很难带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为了确保学生健康心理,首先,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为配合本研究的顺利实施,对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确保其心理健康、认识明确、工作热情性高。此外,充分调动心理教师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适时开通“心理咨询室”(阳光服务室)。三、对学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