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衔接.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高中衔接.doc

初高中衔接.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在教学内容、研究方法、能力要求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台阶.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较直观,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而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高一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在知识、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都面临着如何与初中物理衔接的问题.高一任课教师必须要认真分析研究初、高中物理知识的阶梯,精心处理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知识阶梯的分析1.1概念性阶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首先遇到两个很困难的概念性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和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1)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学生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初中学生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学生要学会用这种全新的方法来处理问题,是一个不易跨越的台阶.(2)从速度到加速度的阶梯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学生容易跨过这个台阶.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时学生往往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更困难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间关系的梳理,都是一个很陡的阶梯.1.2规律上的阶梯概念上的阶梯必然导致规律上的阶梯.规律上的阶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进入高中后,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增多,理解难度加大,致使部分学生不解其意,遇到问题不知所措.(2)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的应用,解题时都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1.3研究方法上的阶梯(1)从定性到定量初中物理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描述,进入高中后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这必然使学生感到难度变化较大.(2)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初中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而在高中不仅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还要学习二维的曲线运动,并在研究物理过程时引入坐标法,把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从方法上看是把复杂问题简化了,然而科学表述的简捷化正是思维方法抽象化的产物,这样高度抽象化的方法对于那些抽象思维还不够的高一学生来说是很难接受的.(3)引入平均值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研究非均匀变化的物理量的规律是很重要的科学简化法,如变速运动的快慢、变力做的功、变力的冲量等.然而同样由于它的抽象性会使部分学生不易理解其物理含义.当然,一旦跨越这个台阶就会对很多物理现象的理解带来方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初中到高中,要求学生处理问题时能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模仿到思辨,由形式到辩证逻辑……这些都会使学生的承受能力与知识跃迁不适应,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来衔接.2知识衔接的对策与方法2.1降低起点降低起点,就是使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面上开始起步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的特点,了解初、高中的连接点,注重用初中物理知识来引入高中物理知识,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使新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自然的拓宽和了解,以降低难度;又要重点研究新旧知识在层次上的差异,努力为他们学习高中物理知识铺好台阶.具体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对知识上有连接点的问题宜深不宜浅.如讲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要从“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讲测动摩擦力方向从“与运动方向相反”到“与相对运动方面相反”.(2)在首次接触的知识点上宜细不宜粗,对于第一次接触的概念、规律要认真分析.对于物理概念的教学,有意识地注重三个方向的教学:1)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反映什么问题?2)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表达式怎样写?3)这个概念定义的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方向如何?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也要注重三个方面的教学:1)它是怎么得到的?2)规律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式怎样?3)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条件是什么?这样去教学新概念、新规律,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改掉死记硬背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2.2基础到位所谓基础到位,即学好高中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