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很好的,考试.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很好的,考试.doc

2012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要点——很好的,考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F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乔·威·弗·黑格尔和路·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质,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一章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的形式:古代的朴素唯物论、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唯心主义的形式: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2、列宁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与物质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4、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三个体现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6、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法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和趋势。7、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的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把各种矛盾情况或各种矛盾方面平均看待或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