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近代化的探索.doc

近代化的探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共享百校千师教育资源助推教育信息化潮流联系地址:郑州市经五路66号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邮编450002电话0371—65715278第页共NUMPAGES6页近代化的探索秋水伊人674067916【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以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基础知识;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历史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叙史”、表格填写,培养学生分析、梳理教材和表述能力;用联系的观点观察、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近代化的阶段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后,使学生明白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救国救民,要具有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心。重点、难点洋务运动的概况;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评价。洋务运动(阶级派)一、“自强”与“求富”1、背景: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主要代表人物:中央,地方代表:、、、。时间:3、目的:主张,强兵富国,摆脱困境,。4、内容①前期以“”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主要有、江南制造总局、等。②后期以“”为口号,开办了一些。主要有:、汉阳铁厂、等。③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和三支海军。④创办,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宗旨。二、评价1.结果:。2.评价:①性质:。②局限性:主观目的是,而不是把中国引向,它没有使中国富起来。③积极性:引进了,使中国出现了。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企业积累了,培养了,在客观上为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阶级派)1、序幕事件::时间:主要人物:、影响:。2、宣传:康有为、梁启超创办《》,后来改名为《》,在北京组织。3、时间:年的6月至9月,历时103天,所以又名为。4、结果:变法触动了的利益,等被危害,变法失败。5、影响:在社会上起了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阶级派)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兴中会:年孙中山在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2、中国同盟会:年8月在日本成立,大会选举为总理。革命纲领:推翻,废除,建立,改革。后来孙中山将其阐发为、、三大主义,合称,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机关刊物《》。意义: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二、武昌起义1、时间: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发动起义。2、中华民国成立: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就任临时大总统。3、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结束了,使。4、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窃取了。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新文化运动(先进知识分子)1、背景:见课本第一自然段。2、开始标志:年,陈独秀创办《》3、代表人物:、、、4、旗帜:“”与“”5、主要阵地:6、内容:(1)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即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提倡,反对(2)后期,宣传。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李大钊在北京创办了《》7、影响: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作用:它启发着人们,探索,为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弊端: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自主构建】【中考再现】1、(2009山东)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2009江苏)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2008湖北)下列活动中,由洋务派筹划进行的是:()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③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④开办民用工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4、(2009浙江)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B.“自强、求富”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5、(2009山东)1895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戊戌变法C、公车上书D、成立兴中会6.(2010·吉林学业考试)“废除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评价的历史人物是()A.康有为B.孙中山C.李大钊D,陈独秀4.(2009·耒阳中考)辛亥革命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