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生如何预习数学课预习就是学生听课前独立地对所学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预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由于数学课的特点,多数学生预习只是泛泛而读,不做深入细致地探究,教师只能按不预习上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预习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预习工作处于自由状态。为此,本学期我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的预习。现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带着任务预习一开始,学生预习不知从何下手,我就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二、批画重难点预习开始,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批画,不懂得地方做标记,重难点的地方也要做标记,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抄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预习、做笔记。三、动手操作预习对于一些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须自己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预习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一直是小学数学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学生能学好数学知识,取得优良成绩,重要的是提升学生个人素质,使学生掌握终身有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郭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而“先学后讲”的课堂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切实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预习使学生在上课前对所要学习知识初步了解,并及时复习学习新知识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这是学生经历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质疑的有效学习过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而且在预习过程中,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勾画出来,加强听课的针对性,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数学老师往往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总觉得数学没有预习的必要。害怕如果预习,自己要讲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会影响探究新知的实际效果。即使有的教师有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意识,也总是一句带过:“明天要上新课了,请大家好好预习一下。”预习什么呢?怎样预习呢?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虽满口答应,其实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这里就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谈谈自己几点浅见。一、明确预习的重要性,产生预习愿望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益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教材中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针对预习与否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与对比,使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产生“我要预习”的主观意愿。二、明确预习任务,知道预习什么预习任务不明确,学生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而不知道具体应该预习什么。所以教师应该给出具体指导:1.看学习内容,包括课题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如果是在以往知识基础上加深,应注意新旧知识对比,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弄清知识的生长点;如果是新知识,应注意概念的理解。2.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3.还有什么问题。把这个预习任务写到数学书的第一页,在预习时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三、通过教师课前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预习最先学生还不能独立完成预习要求,应以教师设计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在预习前应充分钻研教材,设计预习方案,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应思考要让学生预习什么,怎样预习,学生在预习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还应注意:预习题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预习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要求过高,学生“跳”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