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4-回顾与设想——北京市21世纪国际学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汇报提纲(2011年10月25日)一、开学以来教学处和学校教学工作的简要回顾(一)教学处工作情况1、在范校长和胡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开学一个多月来完成了《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和《各学部教学日常工作状态评分标准》(试行)的制定,起草了《学校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与奖励办法》(草案),组织了校门石背面设计方案征集、区教委“中华杯”汉字书法竞赛、“幸福感言和精彩瞬间”征集,开放了全校课堂,为教师打破学科,年级,学部听课搭建了平台,编辑发行校报两期,参加了“海淀区中学教学工作会议”,“海淀区2011—2012年度学籍管理和随班就读工作培训会议”、中国可持续教育项目全国委员会专家组等单位组织,由北方交大附中承办的“可持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第八次现场会和海淀区十一五阅读工程表彰暨十二五阅读工程启动等会议,对全校的早读和晚自习不停进行了不停歇的巡查。深入课堂听课27节(其中校内25节,校外2节),对校外和学内学各学部、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2、召开了教学处处内会议两次(匡亚平老师因伤10月8日上班),进行了工作分工、强调了工作纪律、确定了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理念。(二)学校教学工作情况1、各学部工作进入角色快,学校开学工作会议一结束就分头召开了学部工作会议,部署开学工作,落实学校会议精神。2、各学部都安排了值日值班,明确了值日职责。3、教师都能遵守上课和自习工作纪律。4、教师上课都有教案,我们所听的每节课教师都使用了ppt课件。5、各学部都开展了教案、作业等教学常规检查和阶段性考试,并作了小结和反馈。6、各学部都召开不同形式的教研会议。通过深入学部巡查及与老师沟通交流,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各学部在工作目标确定,工作规范落实,工作实效体现,工作重点把握,以及工作清晰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二是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即便是示范课,课堂低效无效现象比较严重,讲座陈述式,教师承包式的课堂比重偏高,教学效率提高的空间很大。三是晚自习缺乏统一标准,存在不正常现象缺乏管理,教师和学生各干各的,个别教师集中讲解的时间偏长等现象。二、今后教学工作的基本设想(一)近期:推进“三课一赛’1、九月份的新教师研讨课2、十月份的骨干教师示范课3、十一月份的优秀教师探究课4、十二月份第十五届锡华杯课堂教学竞赛。(二)长期:推广“主题教研”1、主题:“创造具有小班优势的国际化高效课堂”2、背景:①针对我校当前课堂教学现状A、杜绝无效B、减少低效C、力求高效(高效才有高质量)②针对我校当前实际教学条件A、全校除小五4个班、小六(2)、(4)班、初二(3)班、高二文这8个班学生在30以上外,其它班级人数均在30人以下。B、每班配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因此,如何把小班化及装备优势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势是我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③针对未来北京特别是海淀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和我校转型为国际学校的现实要求。一是海淀基础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明显,顺应这种趋势,唯有发挥我们的优势才能成为未来国际教育的引领者,二是没有国际化教育的课堂,国际学校只是一个概念,也不可能有国际学校的未来。3、机制:“四学四主”即:①学校主导②学部主抓③学科组主责(因是一个教研课题学科组就是总课题下的子课题负责人)④学科教师主体4、阶段: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①探索修正阶段:2011~2012年度上学期(从十一月的探究课开始正式启动、十二月的锡华杯课堂教学竞赛评分根据学校开展“主题教研”要求重新制定标准)。②提炼检验阶段:2011~2012年度下学期③完善推介阶段:2012~2013年度上学期5、目标①形成氛围目标A、学校紧抓这一主题B、宣传高唱这一主题(亮点、特色、名片)C、教学围绕这一主题D、教师践行这一主题E、学生享受这一主题②完成教研目标A、产生一批好课B、产生一批好的教学设计C、产生一批好的教学软件(课件)D、造就一批能够彰显小班教学优势适应国际化教育的教师。③实现成果目标A、形成21世纪国际学校的课堂特色和小班化的国际教学模式(如课程模式课堂教学模式……等)B、教学效率显著提升,学校品牌优质度显著富集,教学质量和生源质量显著提高。C、形成21世纪国际学校“创造具有小班优势的国际化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文集。6、要求①大的课题系统工程全员参与统一行动②定期交流(每两周一次)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分享收获由于本人来京来校时间较短,对北京,对学校,特别是对在多学段民办学校推行统一行动的“主题教研“活动认识还很肤浅,希望通过各位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使之不断清晰、具体,并最终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