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2-走向多极化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是8号曾永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向多极化》。我的说课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流程等七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教学理念。我的教学理念是以学定教,突显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锻炼学生解读史料,探究历史的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大限度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这些教学理念都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有充分的体现。《走向多极化》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当中的第三课,同时它也是政治史模块的最后一课,有着收束全书的重要地位。我对本课的教材以及学情分析如下:本课共四目,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本课第一目“别了,雅尔塔”,主要讲述了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的内容;第二目“鼎足之势话西方”,讲解了苏联解体之后的美国、欧洲、日本的发展情况;第三目“走出低谷的俄罗斯”,讲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困境与发展历程;第四目“风云际会看东方”,主要内容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中外古今的政治制度史,其对于政治史的认知水平较之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初中社会以及时事政治当中,关于本课的内容也已经有所涉及。再者,本课内容多是热点问题,这样从学生的情感上来说,他们对此有着较大的学习兴趣,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根据以上分析以及《浙江省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我拟订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美、俄、中、欧、日的不同表现。在过程与方法上:运用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独立思考等学习方法来分析当今国际各方势力消长的原因及其影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对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怀有信心,增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综上,本课的重点在于:两极格局瓦解后“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难点在于:如何分析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以及试题讲解法等教学方法。下面便是我所设计的具体的教学流程:【首先是新课导入】我将以“拆除柏林墙”的图片为导入。这样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直接导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接下来是新课讲授部分】本课第一目为“别了,雅尔塔”,按照《浙江省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所以我将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回答预设问题的方式进行。之后,通过一段钱其琛关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讲话,引导学生对其原因及影响进行探索。这样做锻炼了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又突出了重点。在第二目“鼎足之势话西方”的教学当中。我将通过讲授以及史料、历史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体会欧盟、日本等西方势力的发展正在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在第三目“走出低谷的俄罗斯”的教学中,我首先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俄罗斯的窘境部分。之后我将讲解普京改革的举措,并带领同学分析其作用。关于第四目“风云际会看东方”的教学,我将采用学生阅读结合教师讲授的方法进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让学生领会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东欧剧变以及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因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本节课的总结提升部分】我将首先以图示的方式展示多极化趋势形成的过程,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之后,我将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究学习。本课的收束我将采用基础练习、综合练习以及提高练习三个不同层次的会考或是高考真题。这样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安排既巩固了学习,又拓展了思考使学生了解了会考、高考到底考什么。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可以看出,我的说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自主探究,锻炼学生解读史料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运用得当,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