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doc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东台创新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复习资料——知识体系与课堂训练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知识体系一、明朝君权的加强1.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2)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①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③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3)八股取士①内容: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②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成为“八股文”。③影响: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了思想,败坏了人才。2.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以燕王的胜利告终,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加强君权的统治: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年,第一次从刘家港出发,郑和共七次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三、君主集权的强化1.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2)努尔哈赤的贡献:统一女真,建立后金,攻打明朝,迁都盛京。(3)1644(顺治帝时),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2.君主集权的强化(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3)文字狱:清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从而制造了大批冤狱。(4)清朝文字狱的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份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四、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1.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2)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2.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1)中国清军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①康熙决心大,部署周密;②军民众志成城,为正义而战;③人数和武器装备占有优势等。(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1.确立册封制度:(1)顺治帝赐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2)康熙帝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驻藏大臣(1)雍正帝时(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2)职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3.以上措施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