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爱华 修改稿“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座.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卜爱华 修改稿“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座.doc

卜爱华修改稿“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讲座.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4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泥江口镇工农学校卜爱华计算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然而计算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学生的计算能力参差不齐,不容乐观。以泥江口镇中心学校2011年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检测为例,五年级数学科第四大题计算题分值为35分,全镇学生平均得分仅为18.47分,六年级数学科第四大题计算题分值为45分,全镇学生平均得分仅为29.88分。在计算这个大题里,有80%以上的同学不能拿到满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在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体现为:1、思维定势的干扰,造成计算出现错误。例如: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刚开始总会有一些学生不是将小数点对齐,而是将小数的末位数字对齐,这是受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影响,而产生的负迁移。2、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有些学生计算出错,不是不会做,而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比如:4×25÷4×25,一眼看到这道题觉得非常简单,许多同学会算成4×25÷4×25=1。3、记忆错漏。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00-199,学生很容易算成4000-199=3911。4、对概念、法则掌握不熟、理解不透。如:学生计算5.9÷0.01=0.059,2.4×50=12,就是对小数除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理解掌握不熟练造成的;再如,32.6-(12.6+7.5)=32.6-12.6+7.5这是学生对减法的运算性质认识不清的结果。5、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对计算教学有所忽略,不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学生计算兴趣,这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他们都谈到了兴趣的重要性。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借用多媒体、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自编计算等方式训练,充分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二、算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在计算过程中,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常常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时,有位教师创设了一个搬牛奶的现实情境,从而根据问题列出“24×10”,在引发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计算“24×10”的过程中,当有学生说出:“我把10的0不看,先算24×1=24,再添上1个0就得到24×10=240了。”教师给予了肯定,同时认为学生已经了解了算理就进行对应的练习。殊不知这只是学生的直观感知,为什么可以在“24的后面添上0”呢?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在情境图中很好地理解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在比较中真正理解算理,从而形成算法的最优化。正因为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的算理学生没有理解到位,为后面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带来算理的模糊认识,导致竖式对位的错误。在计算教学中根据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迁移中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师可以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38.5÷26”,在学生明确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后,把复习题改成“3.85÷2.6”,在学生尝试计算中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试一试”的教学。如果教师直接通过例题的教学就让学生尝试计算,学生将缺少再次理解算理的机会。所以算理理解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自主迁移的机会,是学生提高计算能力重要前提。三、算法的优化——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在计算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与教师引领算法优化巧妙结合起来,在诸多算法的基础上突出最优的算法,在学生理解这种算法的算理基础上,以这种算法为主进行训练,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两位数乘整十数探索“24×10”的口算方法时,有的学生联系情境图,先算9箱有多少瓶:24×9=216,再加1箱的24瓶:216+24=240;先算5箱有多少瓶:24×5=120再算10箱有多少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