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高职教育中专业的职业性意蕴高职教育中专业的职业性意蕴摘要:职业性是高职教育专业最突出的市场性特征,同时,职业性也广泛见诸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类型。在职业性标准上的区分,凸显两种类型教育专业不同的内在逻辑。关键词:专业;高职教育;职业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55-01一、高职教育的专业所谓专业,是指按照国民经济体系(即社会分工)需要而设置的教学单位。专业的设置有两种状况:一是按学科分类进行专业设置。这种情况主要见诸于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早期的普通高等院校,完全与社会需要脱节的时代。另一个是按社会职业逻辑,与现行学科设置无关,按照社会分工需要进行专业设置,主要见诸于职业教育。专业本质上是满足社会职业岗位需要,按照社会职业岗位需要的逻辑而架设。一方面,专业与学科有紧密联系。构成专业的主要要素有教师和教学活动,二者均围绕知识(技术)进行,这就必然与学科发生联系。比如,任何一个高等教育毕业生都要学习知识(技术),其目标均为寻觅合适的职业岗位,这就使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另一方面,专业具有相当程度的独立性,专业向职业岗位负责,学科只是为此提供了知识(技术)全部或部分,以充实专业,处于附属位置。可见,二者并非截然对立。学科所涵盖的知识(技术)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了筛选。专业的设置,除了考虑社会需要外,更需考虑的是本院校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技术)储备。在这点上,学科与专业具有相通性。现行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都不会如同以前完全按照学科体系或行业岗位进行专业设置,总会试图在二者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使之具有相当的弹性。二、两种不同的专业逻辑早期的高等教育往往按照学科进行专业设置,并不顾及社会需要。因为当时的高等教育身处象牙塔中,不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不反映至专业设置。当时的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一种学术性的体系。虽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最终要毕业并寻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但在社会结构比较简单的年代,社会分工并不精细,因此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对市场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但随着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精细化,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受社会需要的影响非常重大。因此,专业设置和发展从单一的学科逻辑正逐渐转向学科与社会需要的双重逻辑。早期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按行业需要设置专业。教学内容主要是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学科影响力匮乏。主要是因为职业教育的内容比较简单,毋须学科的介入;同时也在于诸多职业教育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并非现行学科所能提供,包括职业教育的方式、学生认知特征、知识的特质等等。随着职业教育向高职发展,人才培养从传统的简单技能型人才开始转向高技能。所谓高技能,注重解决高难度操作问题,具有创造能力强、通用能力强等特征,是对传统操作能力的的一种提升;通过技术、知识以及复合的方式,锻造技能价值。而这种能力是传统的面向产业链的实践性知识(技术)所难以涵盖的,亟须从现有学科体系中寻找能量。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从原有的社会需要逻辑逐渐转向学科与社会需要的双重逻辑。从表面上看,当前高职教育依然主要为较低端的社会职位培养人才,这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我国当前劳动力密集型和总体上仍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这一现实。但这一现实正通过两个方面的动因在发生重大变化。一是对市场的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在走向转型,产业在进一步升级,高职教育亟须满足此过程对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否则就丧失了存在的依据,这是由朴素的市场法则所规定的内在逻辑性。二是现代职教体系的推动。随着竞争的加剧,职业教育内部形成了一种独立性的强大动力,希望可以在普通教育之外形成新的标准从而建构起自身的独立地位,促进平等竞争。这两大动因极大促进了高职专业发展模式从原来的封闭型转向市场开放型。三、启示如前所述,伴随时代发展,两种不同的逻辑逐渐整合于同一个职业性需求之下,但各有特色。现实情况是,普通高等教育中很大部分尤其是所谓应用技术大学对职业性的要求越来越敏感,高职教育对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样,职业性就成为一个新的标准使,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得以统一于同一标准之下,从而形成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即便如此,二者也体现出本质的差异性,从而印证了二者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这一事实。职业教育的知识底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实践性知识,具有程序性、实践性、缄默性等特征。这种知识是现有学科体系所未能达到的范域,亟须高职教育体系对生产实践中获取的这些知识进行细致有序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最后体系化。实际上,现有学科体系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不断从体系之外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汲取才形成现有的样式,后者在此过程中被逐渐整合、同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专业真正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