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pdf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言语交际》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三一、判断正误(10分,每小题1分)题目11.词语锤炼要求做到简洁有力,就是要求多使用单音节词语,少用多音节词语。选择一项:对错题目22.锤炼词语的最高境界是恰当自然,各具风格。选择一项:对错题目33.所谓双声,就是指运用词语要多用双音节词,使词语稳妥和谐。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4.同类词语和同素词语实际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5.一般情况下,使用成语不能随便更换其中的语素或语素的次序。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6.要使句子连贯流畅,就必须使用结构整齐的句子。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7.句子的选择使用与语体和风格没有直接关系。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8.把状语和定语放到中心语后面,这样的句子叫做常序句。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9.松句就是使用了很多修饰语使结构更加复杂的句子。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10.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就是否定句。选择一项:对错二、案例分析(40分,每小题10分)题目111.下面是电影《怒潮》的插曲《送别》的四段歌词,请你从词语锤炼稳妥和谐角度简要说明其运用词语的特点。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农友乡亲心里亮,隔山隔水永相望。送君送到大树下,心里几多知心话,出生入死闹革命,枪林弹雨把敌杀。半间屋前川水流,革命友谊才开头,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剑能斩愁。送君送到江水边,知心话儿说不完,风里浪里你行船,我持梭标望君还。答:这四段歌词语言通俗浅近,不故作深奥,比如“心里亮”、“利刀”、“劈水”、“利剑”、“斩愁”等,选择的是平淡自然通俗明白的词语。歌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节匀称,每七字为一句,整齐划一;句末押韵,而且大体上是排韵,四段中几乎每一段的每一句都押韵,如第一段的旁、忘、亮、望,第四段的边、完、船、还等,词语的运用特别富于韵律美。题目122.下面改句中词语运用很有特点,请从词语锤炼的目的角度分析。①唐代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有一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来有人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连齐己自己都觉得改句非常妙。②某地警察局热心为民办事,当地人传顺口溜赞扬:“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警察”,后来有人把顺口溜改为:“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110”。这样顺口溜传得更远了。答:①改句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目的是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鲜明独特。此诗写的是早梅,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把‘数枝’改成‘一枝’,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而且在前村皑皑深雪中,一枝红梅绽开,孤立雪中,让人的视线完全集中于此,那的确更叫人眼前一亮,相对数枝梅花而言,一枝梅花更具有抓人眼球的功效,更突出了早梅的本质特征。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可显示出“早梅”的不同寻常,更可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②改句将“警察”改为“110”,目的是使得词语更加新鲜,更加生动活泼。题目133.下面一段话在句式使用上有什么特色?请加以分析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答:前面三个小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方式,用“燕子”、“杨柳”、“桃花”等作为衬托,富有诗意。最后从反面突显出“日子”却不能像燕子、杨柳、桃花那样回来,使用抒情的疑问句,十分感人。题目14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短句,并说明改句和原句各自的表达效果。①这套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装潢设计精美的科普读物,适合小学生阅读。(变成短句)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变成肯定句)答:①这套科普读物词语浅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而且装潢设计精美,适合小学生阅读。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非常佩服。答:第一个句子,原句较长,表意丰富,严谨周密,有气势。改句则比较活泼,语气比较舒缓。第二个句子,原句是否定句,语气比较强调。改句是肯定句,比较明确、直率。三、问答题(20分,每小题5分)题目151.王安石《泊船瓜洲》诗中有一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世人都评价其中的“绿”字使用得巧妙精当,请你结合锤炼词语的目的简要分析说明。答:王安石最初选择的是动词“到、过、入、满”,但总不满意,最后选择了形容词“绿”,方才觉得符合自己的心意,符合全诗的意境。这是因为“绿”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春意色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