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的几点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成功教育的几点反思.doc

成功教育的几点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功教育的几点反思陈得烈甘肃省临洮县改河初级中学730515【摘要】教育是人世间最光辉的事业,怎样让教育更加有效,更加成功,摘要】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是教育研究的永恒主题。本论文通过论述教师的素质、学生观、方法论等来探讨成功教育必备的条件。【关键词】教育成功素质学生方法思想关键词】所谓成功教育,即在一定的教育时限内,使被教育者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取得极好的教育效果。近几年来,我一直在一线当教员,在漫长的教学岁月中,我一直思考着怎样让学生发展得更好更全面,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想让教育获得极大的成功,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必须拥有学习与反思的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祖国未来的培育者,任重而道远。育人者必先自己成人,教师唯有不间断的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视野,陶冶自己的情操,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才会明白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在育人上的不足,才会有更多的方法施与学生。一个厌烦学习的老师不会是一个让学生成功的老师。反思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基础,也是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在反思中,我们才会完整的认识自己;才会了解自己的不足;才会激发学习的动力;才会在困惑中想办法;才会积累经验;才会有工作的动力。因此具备了学习与反思,也就为成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教师基础。第二、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学生凼浅晒Φ幕?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一味地沉浸在旧的教育思想中,其结果只能是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具有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应该明白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应该用爱心浇灌;教育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应该在学生的心灵上,用自己丰富的思想种植真、善、美的种子。而且,当代教育并不是脱离社会的,学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教育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关门教育已毫无意义。旧的学生观是,教师是施与者,学生只能是接受者;教师是圣人,是主体,学生只是教师依照自己观念浇铸的产品。新的学生观要求老师对学生应该具有平等意识、尊重意识,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会教好学生,才是一名好教师。爱是教育的真谛,爱学生,才会结出教育的硕果第三、研究学生心理是成功教育必不可少的课题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对症下药,也就是要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即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等。只有这样,才会把教育落到实处。才会有的放矢。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诸如谈话、问卷调查、从其他同学侧面了解、观察、读他的作品、家访等形式,对学生心理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心理,其结果自然是事半功倍。因此,作为教师还必须具备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还要善于研究学生心理。第四、灵活多变的方法是提高兴趣的关键教学面对的是孩子,孩子永远有着新奇感,而亘古不变的方法必然导致孩子对课堂的厌倦。而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内容;根据课堂氛围;采用效果好,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对教学成功极为有利。比如采用吟唱法;图文转化法;朗诵法;表演法;讨论法等等。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如一面面窗户,撒进了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学生的心灵。因此,我深深的感觉到,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就得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那样,才能让孩子学得高兴,学有所获,也才会让自己越干越有劲,才会走出教学的困境。第五、思想引领永远是教育的先导教学并不是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学生一种思想,同时也要陶冶学生的思想。文化氛围在有意识无意识的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改变着学生思想,而唯有思想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况才会得到改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自己有一定高度的思想,同时用高度的思想影响学生;用高尚的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我深深地感到,教学中教给学生一种善的、向上的思想,远比教给学生点滴知识有用的多。第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铺天盖地而来,再加上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不仅仅是学校。因此,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在现代社会已经无法让教育成功,因此,教给学生各种方法,才是今天教育的主题。诸如教给学生搜索资料的方法,筛选材料的方法,培养情感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的方法等等。教给了方法,就好比教给了学生捕鱼的方法,知识之鱼会源源不断的跳入学生脑海。总之,国家把培养接班人的重担交给我们;家长把一生的幸福寄托给我们,那么就让我们用我们的爱与勤奋,思索与研究筑就学生成功的大道。【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李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路晓明《甘肃考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