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阅卷的几点反思.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7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高考阅卷的几点反思.ppt

关于高考阅卷的几点反思.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高考阅卷的几点反思一、高考阅卷的基本流程二、高考阅卷的基本原则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三、主观题具体的评分细则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5分)观点:是必然的。(2分)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3分)(每个要点一分,只要答出三点就可得满分)若只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而没有答出具体条件只得2分。如果学生在理由中阐述了含有偶然的理由,则可以加2分。也就是说该类答案最多可以的7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8分)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分)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3分)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3分)27题第2问答案27题第三问原题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实际阅卷操作中,能够体现出中外对比,且有四个关键词的,至少得8分;少一个关键词扣2分。如果答出哥伦布远航,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殖民扩张,使明清后期的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由于中外势力的阻碍,中国失去历史机遇等的,也可以得分。29(1)据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29.(11分):(1)措施:设郡县;修驰道。(答出任何一项即得2分)答出郡县制、建立郡县等都可得分。若答出具体设象郡等的,只得1分;出现错别字,如群县制,不得分。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若答出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的,也可得分)(应从“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和“促进国家统一”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2分)(只要答出了公路修建由东向西、东南向西南、沿海向内地的“变化”意思,即得2分。答加强了西南地区公路建设这类意思的,也可得2分。)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只要答出和军队、物资运输有关的内容即可得2分)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答出统一、协作、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等任何一项即可得1分)(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选修改革题33.(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2分)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2分)若答:重诗赋2分,重资历或重科名2分。若不答上述内容,只笼统地答:不重实际应用,只得2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2分。若答对国家有用或满足国家需要也可得2分。若答:为天下国家之用得1分。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1分,废除诗赋取士1分,注重经义策论2分,经义和策论答出其一即得2分。(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四、阅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五、教学反思主观理解难免偏颇不当之处敬请谅解祝2011年宝中高考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