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天上的街市》任课教师周小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知识和技能:1、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2、理解诗中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3、品味本诗节奏和谐的特点。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地熟读这首诗,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中实写与虚写相结合,虚实映衬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2、了解诗中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表达诗人丰富思想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写作中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法教学方式讲解启发、讨论交流、演示练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媒体使用第1节恰当的联想街灯——明星极相似联想明星——街灯街市第2-4节物品含蓄黑暗丰富的想象天上的街市天河自由美好人间人物反衬痛苦生活教材分析本文是郭沫若写于1921年的一首小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它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了美好自由的天街生活,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歌意境优美、节奏和谐、舒缓,适合朗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近一学期的课改学习,已基本上适应了初中新的学习方式,原有的依赖等待心理已逐渐转为合作探究性的自主学习,但学习能力还较差,特别是赏析朗读的能力急待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时间教学阶段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1分钟5分钟20分钟8分钟10分钟1分钟一、导入:二、入境:三、入情:四、入理:五、入文:六、作业:晴朗的夏夜,看着繁星闪烁的星空,我们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了解我们的快乐和忧愁。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仰望星空时,用心灵和星空对话,借幽幽闪星寄托自己的忧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与星空的一段私语。(一幅夜晚星空图,繁星闪烁,配以《星空》的旋律,伴着教师最后一句话,屏幕映出课题及作者名)请同学结合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巡、听。指名朗读。引导学生首先把握这首诗歌中所蕴含的美好、自由、快乐的情感。1、教师质疑:作者为什么对牛郎织女的生活做了很大的改动?这样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转入到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诗歌中既有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多媒体展示“走近作者”及“社会背景简介”)2、指导朗读。教师从诗歌的结构、感情基调、节奏、重音、语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多媒体出示本首诗歌节奏的划分、重音的标示,以及“朗读要求”。)3、欣赏FLASH动画朗读,感受本诗的节奏和重音。(多媒体播放)4、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写法。(多媒体出示理解诗歌写法的两个问题: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2、多媒体播放配套教学光盘上的录像3、多媒体出示联想与想像的定义。多媒体出示课堂练习题:1、一个倒过来的三角形,我联想到中国古代计时的沙漏,联想到要珍惜时间。你能否也说出由一个具体的事物所联想到的吗?(联想练习)2、给情景,展开联想和想像完成一段话。多媒体出示: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2、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和联想,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飞机、草原、可乐看图聆听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通读诗歌,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歌的思想感情。1、学生筛选信息补充课下注释,了解社会背景,讨论、交流,进一步体会诗歌中把流露的思想感情。2、小组内再读,交流划分本诗的节奏和重音,讨论确定朗读本诗时的感情基调和诘速。3、聆听欣赏4、学生朗读,师生共评。1、学生思考回答,摄入概念:联想、想像2、观看录像,感受联想及想像的魅力,体会虚实映衬的写法。3、学生朗读,理性认识联想与想像。学生思维,完成课堂练习,并交流。以简洁明快、自然得体的语言配合紧密联系课文的图片,为学生创造意境,从而快速地进入对本课的学习中去。通过初读,大体把握这首诗的节奏,初步感知本首诗歌的感情基调。进入诗歌所描写的境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学生的听、读、评形式,结合诗人、时代背景理解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感受作者追求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