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pdf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1.信息技术作为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网络强国的战略支撑。2.信息技术涵盖了获取、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信息在内的各种技术。3.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4.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5.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8.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的基础。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计算”和“信息系统与社会”两个模块。10.高中信息技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根据学生升学、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分为升学考试类课程和个性化发展类课程。11.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六个模块。12.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选择而设计的自主选修课程。13.选修课程包括“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以及各高中自行开设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14.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每学分18课时,共54课时。15.必修课程是本学科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依据,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后,可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16.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中,每个模块为2学分,每学分18课时,需36课时。17.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18.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19.高中信息技术学业质量水平一共有4级,每级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整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20.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方案的设计。二、名词解释。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作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2.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助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4.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人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三、简答题。1.简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理念。(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