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感病的内伤基础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外感病与内伤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深刻地认识外感病的内伤基础,认识内伤病证与外感病证的相互影响,不仅对外感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意义,对内伤病证的辨治也有一定的价值。1无内伤基础时的外感病1.1典型的临床经过:1.1.4反应虽剧烈,预后尚良好,一般病程短1.1.5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1.1.6在同一种六淫之气或疫疠之气的大环境中,外感病人群的症状具相似性,病邪毒力较强者,可具有传染性,常可用统一方药防治。1.2临床表现和体质类型密切相关一旦患外感病,这种体质因素即显示出它的特征。这是审证求因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提高疗效。1993年元旦到春节期间感冒颇多,大多表现为风寒,其中兼见湿热中阻者不少,前者多属正常体质,后者多属痰湿易盛者。我院为此设计了2种方药,治疗1000余名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有内伤基础时的外感病内伤基础的存在常常导致外感病的非典型性与复杂性,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与复杂的临床证候。表现在病因、发病、三期(表证期、表里证期、里证期)演变、转归预后诸方面。2.1病因例如同为春感风热之邪,素有肝阳上亢者,热势较高,面色潮红,头胀痛显著,舌质迅即转红,脉象由弦转弦数;而素有中焦寒湿者则呈现发热微恶风寒,流清涕,咳嗽,脘腹痞痛,舌苔由白腻转黄腻,脉濡或滑。原始病因虽相同,却因内伤不同产生出具有个体性的病因,这正是审证求因的价值所在。在决定治法时,必须从这个个体性突出的病因出发,才能获得疗效。2.2发病在发病方式上,内伤基础也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外感病发病急骤,先标实表现突出而后现本虚。有内伤时发病则可缓可急。急则更急,缓则更缓。首发时即可以有“本虚”出现。心火上炎者感外邪,发病更为急骤;肺脾气虚者感外邪多缓慢起病,肺胃肾阴虚者甚至可因冬天居室内暖气热而感“燥邪”发病,呈现内外燥并存的局面。2.3三期演变把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及表证里证表现均不突出者皆归属于表里证期。内伤对本期的影响主要是病程长。可表现出内伤病与外感各自的特点。在里证期,内伤影响使病情加重、复杂,多有并发症。2.4转归预后2.5不同的内伤对外感病产生不同的影响心系内伤心悸、怔忡、胸痹、心痹等患者,在感受外邪方面更为敏感。发热常可不显著而衰弱感觉突出,心慌胸痛发作次数增加。脾胃内伤胃脘痛、嘈杂、泄泻等患者,对寒邪、风邪、暑邪、湿邪、火邪为易感,对燥邪不太敏感。感受外邪可不以恶寒发热起病,而呈现原有脾胃症状的突然加重,苔厚腻者居多。肝胆内伤胁痛、臌胀、头痛、中风、眩晕、郁证等患者,在外感病中易出现少阳证或加重气机郁滞及肝阳亢盛。病情呈突发及加重趋势。素来肝火内旺者极易感风热或风燥之邪,舌边尖红甚,脉象弦数,口干、口渴显著而常伴腹胀。肾与膀胱内伤水肿、淋证、遗精、阳痿、腰痛诸证均可与外感诸典型表现重叠。易出现小便异常的症状。素日肾虚者易出现少阴寒化与热化两证。精神差,脉沉细。就笔者所见以太少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为多。内伤发热外感时多由低热转高热。此类患者在外感病中常可暴露隐蔽的病机。笔者曾治疗一例内伤发热者,长期难愈,突发外感转高热而外感病治愈后竟然痊愈。此外,消渴患者患外感病时伤津更为突出,有时易出现中焦湿热与肺肾阴亏并存。痹证患者则极易外感,而外感不已内传脏腑,形成脏腑痹。痹证患者易感风热之邪,咽喉疼显著,常需及时疏风清热解毒,否则可加重痹证。3外感病对内伤病的影响原有内伤病如患外感病,内伤基础虽对外感病发生一定的影响,而外感病并未对内伤病产生多大的影响。保持了内伤病的规律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外感病的典型性。两者在病机上的联系不十分紧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外感病时内伤病有所减轻,常常是暂时的,可暴露出内伤病中隐蔽的病机。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是确实存在。笔者诊治一耳鸣患者,每逢感冒则耳鸣减轻。笔者考虑此因外感病邪侵犯清窍,清窍均不利,故耳鸣亦减。3.2不同的病邪是否对内伤基础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六淫之气与所主脏腑内伤密切相关。如风热之邪易侵犯肝阳上亢者,风寒之邪易侵犯痰饮患者,久不患外感病者,患外感时常更沉重。笔者体会到,风热病邪等外邪,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同时也可激发培养机体的抵抗力。疫疠之气则不同,由于其发病急、传变快,对患者原有内伤病变影响不能充分显示而特别显示疫疠之气自身的特点。4内伤存在与否的辨识病史认真询问病史,了解本次外感病前的感觉和过去的检查、诊疗情况。阅读既往的诊疗记录,是确定内伤存在与否的重要依据。症状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具有极大意义。内伤症状常在外感之先且持续存在。外感症状常突然发生,诸症状之间呈同时性或间隔时间较短。若患者咳嗽频而剧,是由素日少而轻转来;喘息由动则喘转为静亦喘,素日有痰不多,突然由少增多,当疑及肺系内伤存在。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