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13-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工作总结2011年,在省卫生厅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学校、医院“十二五”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以“三好一满意”为标准,夯实基础,苦练内功,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综合病房楼顺利开工、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年诊疗病人272820人次、出院病人24225人次、床位使用率97.5%、业务总收入2.75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57%、16.15%、3.6%、20.85%;一年来,多次接受省市有关部门人才工作、重点学科、综合执法及工商物价部门的检查与验收,医院整体实力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内涵建设与外延建设的协调发展。一、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2011年,医院认真贯彻《全省医政与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要点》,认真落实核心制度,积极开展“三基三严”及人才培训,加强对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医德医风的督导检查,规范诊疗行为、改进医疗服务,推动了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提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诊疗行为。根据医院中层换届安排,及时调整了学术委员会、质量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健全了伦理委员会章程等相关制度;在《首诊医师负责制》、《院内会诊制度》、《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基础上,制定了《多发伤、复合伤病人救治工作管理规定》,规范了病人处置流程,提高了救治水平,保障了病人安全目标的实现。“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成效显著。9月份开展了“强基础、抓落实、重实效”为主题的“医疗质量安全月”活动。通过邀请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编制本专业《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科室自查和全院质量安全大检查等活动,督促科室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后续检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科室管理水平进步明显,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控指标达标率提高,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以临床路径为抓手,规范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将2月份确定为“临床路径管理推进月”,对卫生部颁布的220个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进行分类并按专业印成分册下发科室供医师日常应用。加强试点病种运行效果评估,严格兑现奖惩。35个病种进入路径管理的500余例病人住院天数缩短,诊疗过程规范,初步达到了临床路径管理的目的。落实标准、积极推进,主题创建再创佳绩。医院将示范科室标准纳入所有临床科室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骨科、小儿科、呼吸内科、普外一科被确定为市级示范科室,至此我院已拥有省、市级医疗质量示范科室9个。通过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普外一科、心胸外科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病房,神经内科、产科、心内一科被确定为市级示范病房。到目前为止,医院已拥有省市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2个,优质护理试点病房19个,覆盖面超过83%。巩固APN排班经验,全面推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落实新护士“一对一”导师带教和规范化培训制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医师定期考核,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医院继续拿出100万元用于医护人员进修、培训。2011年,派出消化内科、肿瘤科、骨科、呼吸内科等4名专家完成卫生厅组织的国内外研修,新派出长期外出进修医师16名、护士长及骨干护士9名,参加培训班和学术会议100余人次,31人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组织医患沟通、新技术应用等全院学术讲座38次,护理业务学习24次,三基理论考试19场,技能考试14场,获得泰安市护理岗位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和最佳组织奖,队员王亚萍、王敏、冯霞均进入个人前十名。根据《2011年全省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方案》完成382名执业医师第2周期定期考核。医院鼓励进修学习成果的院内转化,促进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利用肩关节镜微创治疗肩关节周围相关疾病等16项新技术获2011年度新技术应用奖。急救技能大赛再创佳绩,危重病人综合救治水平稳步提升。参照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模式,制定标准流程,严格训练考核,不断强化临床技能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急诊科代表队再获泰安市第二届医疗急救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特等奖),周亚东、韩秋凤、程岳雷三名选手分获个人第一、二、四名的好成绩。省医学会急诊急救分会副主委史继学主任积极参加泰安市急诊科建设检查指导及省内各地市急诊专业培训,扩大了医院知名度。院前急救全年出车4175次,比去年增加175次,居全市各急救站之首;2011年住院病人业务收入增加260万元,入院病人业务收入与2009年相比翻了一番。认真落实危重病人三联单、手术病人核查等危重症病人管理制度,加强ICU、手术室、透析室、产房、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管理,完成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