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品德与社会教案品德与社会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品德与社会教案1一、揭示主题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二、启发想象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三、小组交流讨论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四、反思行为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五、制作诚信卡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六、拓展延伸。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品德与社会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知道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体会人类为揭开地球奥妙,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3、激发同学探索地球的愿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都是地球的居民,对于我们生存的地球,你了解多少呢?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蔚蓝色的地球》,板书课题。二、学习“从太空看地球”1、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假如你乘座宇宙飞船漫游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欣赏书中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2、指名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请同学们读一读书中描写的语句。4、你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中观察地球全貌的人是谁吗?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又是谁呢?读一读文中有关介绍。5、你知道了什么?6、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那究竟是多大呢?学习小伙伴告诉了我们。7、你还能用其他的事例来具体说明地球的大吗?三、学习“人类对地球的探索”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可是你知道吗?人类认识地球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人类最早将天想象成一个半圆的盖子,高高在上,无所不包。大地如一个方方正正的棋盘,被天所覆盖,人们是怎么证明地球是圆的呢?在很早以前,麦哲伦做了一次环球探航。2、请同学们阅读瞭望台中《麦哲伦环球航行》一文(1)麦哲伦和船员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麦哲伦率领的5艘大船,200多名水手,历时3年返回西班牙时,还剩多少只船、多少队员?(3)从这一个个困难,一组组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4、历时3年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第一次通过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引导同学探究麦哲伦环球航行地图。5、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此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千百年来,人类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用自身的智慧一次次揭开了地球的奥妙。(1)数百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2)中国北极黄河站建成6、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地球的人和事?向大家介绍介绍。四、总结人类为了揭示地的奥妙,在浩瀚的宇宙中,不时探索进取,充沛显示出人类无穷的智慧,惊人的毅力和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品德与社会教案3教育目标: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东西要在需要的时候才能买,不可有攀比和浪费现象。通过调查,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重点:使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不浪费,物要有需再买。难点:体会到父母的钱也来之不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自己最想要什么,并说说原因。二、故事表演和讨论《星星逛商场》1、学生表演2、讨论:要不要买3、怎样说服星星不买。三、实践活动:1、午餐方案搭配2、交流四、小调查:部分在课堂上完成。另外在回家后请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五、小结交流:我想要与我能要的关系。课后小结:学生能够体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能意识到父母赚钱不容易。但是就是不能准确地把握哪些想要的东西能要。品德与社会教案4课题:《叹为观止的艺术殿堂》【活动目标】1、知道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都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意识。3、教育学生热爱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组的学习内容;准备相关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做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补充;学生准备:课前分组学习,设计好交流学习的程序;自制演示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