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四单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四单元.doc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四单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进化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4、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6、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7、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我们称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qí豚。8、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9、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的原因是减少热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10、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的原因:又长又大的耳朵可以很好的散热,并且对声音的敏感度也要高很多。11、简述化石的形成过程:当动物死亡后,软体组织被分解,骨骼、牙齿等坚硬部分被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坚硬组织被沉积层包围,并被矿物化。数千年后,由于地壳运动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岩石的侵蚀和坍塌使化石暴露出来。12、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答: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就形成了这种现象。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助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互助合作关系:如: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敌对关系:如:熊吃鱼、小鸟吃昆虫、捕蝇草吃昆虫。2、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例如:玉米、小草、小麦等绿色植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例如:小鸟、老虎等。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例如:蘑菇、霉菌、蚯蚓、屎壳郎。3、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4、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5、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写出食物链:蝉→螳螂→黄雀。6、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7、什么叫食物链?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8、什么叫食物网?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9、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答:适应环境的保护色;模糊敌人视线,隐蔽自己;防止被叮咬。10、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答:滥砍乱伐、围湖造田、减少绿化,增盖高楼、乱扔垃圾、大肆猎杀动物、工业排污等。1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答:对生态系统利用要适度(如不过度放牧、不过度砍伐等);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工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自我做起,不乱丢垃圾等。12、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答: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复杂的有机物将无法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也就没有了供绿色植物利用而再制造的有机物,食物链将会破坏,生产者、消费者会灭绝。13、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为什么?答:这是适应浅海环境的结果,背部颜色深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敌难以发现,腹部颜色浅可以使水底的天敌难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