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4).ppt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4).ppt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4).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⑴秦孝公的大力支持;⑵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⑶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法不阿贵;这件事流传开来的效果是什么?⑴秦孝公的大力支持;⑵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⑶改革措施全面彻底,法不阿贵;⑷充分的舆论宣传,徙木立信;⑸其他: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兴地主阶级领导。认识:(1)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2)改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会有种种守旧势力,旧习俗的阻挠和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3)改革也是革命,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回顾商鞅变法的措施,总结这些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禁止私斗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地主阶级统治;政治上,打击了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旧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力。军事上,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开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于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史记·商君列传》⑴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问题探究单元小结1.“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满足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B.变法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历史潮流C.变法迎合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必然趋势D.变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2.战国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的最根本原因是A.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B、新兴地主阶级推动C.封建经济发展D、大量水利工程修建3.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发展小农经济D.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4.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按军功授爵D.建立县制5.春秋和战国时期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改革的内容B.改革的方式C.改革的性质D.改革的成果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地使用铁农具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7.下列关于商鞅实行的军功爵制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提高军队的战斗力B.杜绝贵族晋爵的机会C.打击了贵族的特权D.确立地主的政治优势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触动当时社会最深刻的措施是A.军功爵制B.什伍制度C.废除井田D.建立县制9.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有①顺应历史潮流②商鞅不畏强权,执法如山③南门徙木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