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心卫生院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某中心卫生院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x

某中心卫生院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15页第PAGE\*MERGEFORMAT1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5页弥勒县虹溪中心卫生院检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内部材料谢绝外传材料整理:文波杨家文唐菊琼标本要求采血时间为清晨空腹未进食、输液之前。采血部位为静脉血管,不能在输液部位采集,尽量避免溶血,及时送检,血脂检查应空腹12小时以上。参考值并不是正常值,临床医师应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相关材料做出精确诊断,排除一些生理要素、药物、食物的干扰。可疑结果及异常结果均两次复查才发报告。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一、肝功能检验(一)、总胆红素(TBIL)(0―25.7umol/L)(二)、直接胆红素(DBIL)(0-8umol/L)(三)、间接胆红素(IBIL)(0-17.7umol/L)临床意义:血清胆红素的测定能精确地反映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黄疸的类型。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TBIL:在17-34umol/L为隐性黄疸在34-170umol/L为轻度黄疸在170-340u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umol/L为重度黄疸判断黄疸的类型(1)、肝细胞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一)(二)(三)项均升高。(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肝癌、胰头癌等压榨酿成的胆道阻塞时(一)(二)项可升高。(3)、重生儿黄疸、输血、溶血性贫血、败血症、蚕豆病等可引发(一)(三)项升高。(4)、根据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的类型。比值大于35%为阻塞性黄疸或肝细胞性黄疸,比值小于20%为溶血性黄疸。此外还可结合尿中的胆红素和尿胆本来进行判断。留意事项:样品必须避光保存,日光下暴露1小时会使结果明显下降。(四)总蛋白(TP)(62-80g/L)升高见于:1、腹泻、呕吐、休克等缘由引发水分丢失所致血液浓缩。2..球蛋白添加所致如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一些感染性疾病。降低见于:1.各种缘由引发的血中水分添加所致血液稀释。2.营养不良和消耗添加(结核、甲亢、恶性肿瘤)。3.合成妨碍,次要是肝脏疾病。4.蛋白质丢失添加如大量失血、肾病综合症、严重烧伤等。(五)白蛋白(ALB)(35-55g/L)升高见于:血液浓缩随总蛋白升高而添加,其它白蛋白升高的疾病临床上很少见。降低见于:与总蛋白大致相同。(六)球蛋白(GLB)(总蛋白-白蛋白)(20-30g/L)升高见于:1.肝硬化。2.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3.慢性感染、黑热病、风湿热、慢性肾炎。4.多发性骨髓瘤及淋巴瘤。降低见于:次要是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使用免疫按捺剂后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七)白蛋白/球蛋白(A/G)(1.5---2.5)普通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当A/G小于1.0称比例倒置,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特征之一。(八)谷丙转氨酶(GPT/ALT)(0-37U/L)临床意义:人体内许多脏器都含有ALT,以肝脏含量最丰富,其活性强度顺序大致为肝-肾-心-肌肉。ALT次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肝内活性约比血清中高100倍,故只需有1/100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清内此酶活性升高一倍,因而在除肝外疾病时,ALT增高在必然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害和坏死情况。升高见于: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囊炎、胆管炎。2.血汗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时的肝淤血、脑出血。3.骨骼肌疾病: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4.一些药物或毒物引发:氯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及酒精、铅、汞、无机磷等。留意事项:1.正常重生儿ALT比成人约高两倍,出生后2个月降至成人水平。2.宜用血清标本,草酸盐、肝素、枸橼酸盐会引发轻度混浊,影响测定结果。3.红细胞中ALT含量为血清中3-5倍,故应避免用溶血标本。(九)谷草转氨酶(GOT/AST)(0-37U/L)临床意义:在心肌中含量丰富,其次为肝脏,其活性强度的顺序大致为心-肝-肌肉-肾,所以AST升高次要见于下列疾病:1.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坏死,AST显著升高有时达到1000单位以上。2.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炎等中度升高。3.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轻度升高。4.心肌梗塞时AST活性明显升高,常在心肌梗塞发生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期,约3-6天内可降至正常。5.骨骼肌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挤压性肌肉损伤等AST也可升高。留意事项:1.在重生儿中AST约为成人的两倍,约6个月降至成人水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