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环境教育教案(精华)环境教育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境教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环境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口乱吐香糖带来的烦恼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理解口香糖外包装纸上的环保标志的含义。讨论消除口香糖污染的办法。3.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乐意为保护环境而努力。活动准备:1.口香糖的外包装纸若干,将口香糖扔进垃圾桶的图标一组。2.5张错误处理口香糖方法的图片。活动过程:教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吃过没有?谁能告诉我口香糖是什么样的呢?(请一个幼儿现场吃吃看说说口香糖的`特点:软软的、粘粘的,不能咽下去)吃口香糖有什么好处吗?(防止蛀牙,清新口气,帮脸部做运动,口香糖还能吹泡泡,很好玩)吃口香糖有那么多好处,小朋友喜不喜欢吃,(喜欢)可是,因为口香糖不能咽下去,所以它也有不少的烦恼!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说说图片内容,了解口香糖的烦恼。(1)图片1把口香糖拿在手里玩(2)图片2、3把口香糖扔在地上踩到了口香糖(3)图片4把口香糖粘到墙壁上(4)图片5把口香糖放到别人头4、讨论,怎么做才能消除口香糖的烦恼(1)探索口香糖包装纸上的秘密人手一张包装纸,找找包装纸上的秘密。(2)请幼儿说说自己找到的秘密。(3)出示图标,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5、延伸提问:除了不乱吐口香糖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做什么?当你看到身边的人或是爸爸或是妈妈做了污染环境的事的时候,请你们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提醒他们不要污染环境,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现在,让我们到操场上去看看有没有小朋友们乱扔的垃圾,去把它们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好不好?环境教育教案2【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到白色污染对环境,对人类生活、生存带来的危害,知道应该投身环保。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关爱家园。3.通过合作交流,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什么白色污染、白色污染的危害的相关资料、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白色污染的.资料、生活中白色污染的不良行为。【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起交流兴趣。二、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课件出示问题)2、小组交流查到的资料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⑴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⑵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⑶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4、师课件出示图片,展示白色污染会对人体,环境,动物和农作物造成危害。三、发现身边的白色污染。1、白色污染真是危害巨大,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遭遇白色污染的情况。2、小组交流,教师指导。(自己遭遇的事、看到的景象、听到的故事、了解到的新闻……)3.指名汇报,师评。四、拒绝白色污染,设计行动方案。1、白色污染危害如此巨大,我们怎样才能拒绝白色污染呢?请开动脑筋设计一套拒绝白色污染的行动方案。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评讲。五、创设情景,实践运用。1、过渡: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怎样才能把我们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2、师生模拟生活中产生白色污染不良行为的情景,学生纠错并及时进行劝说。模拟情景一:一学生走在校园里,边走边吃零食,吃完东西,随手扔掉手中的包装袋。模拟情景二:星期天,奶奶(师演)拿着一次性塑料袋,准备带着孙子上街买菜。六、总结,延伸。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快乐吗?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收获。2、同学们,只有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花才会更艳,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七、作业:利用学到的环保知识,劝说身边的人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塑料用品。环境教育教案3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动植物的作用。2.使学生知道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初步树立保护动植物的思想观念。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我们常见的一些动植物。2.挂图或幻灯片──地球生存环境日益恶化。3.关于动植物的录像带。三、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放映关于动物和植物幻灯或录像。2.谈话: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或录像带),有什么想法和问题?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4.讲述: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板书课题:人类的好朋友--动物和植物)(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朋友——植物(出示一些熟悉的植物的幻灯片)。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这些都是什么植物?它们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