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共二篇 附教学反思.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 共二篇 附教学反思.pdf

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共二篇附教学反思.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一)一、说教材本次的说课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积累、背诵古诗。二、说教学目标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三、说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2.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俗话说得好,“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很多乐趣。叶圣陶正是通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你学会观察的方法了吗?现在,我们就来“语文园地”继续学习吧。(二)、学习“交流平台”。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内容。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2.阅读三位同学的见解,说说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3.你还有什么独特的见解?4.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5.全班交流。预设:(1)观察时要突出重点。(2)要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等特点仔细观察。(3)观察要有顺序。(4)观察时要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6.鼓励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去发现更多的奥秘。7.同学们,学完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几天、后来”,表明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还观察了一段时间,才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详细。《蟋蟀的住宅》中描写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时,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如“扒、搬、踏、推、铺”。作者进行了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到的,“安静”是作者用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到的。(连续细致眼睛看耳朵听心想)(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为动物找“家”。注意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情况,如“马圈”“马厩”和“马棚”,“鸟窝”和“鸟巢”。2.体会表达的准确性。(1)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①“逐渐”表示一步一步的,有时间推移的过程。有“逐渐”一词的句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突然、一下子变成灰色的,体现了作者表达的准确。②“最多”表明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蟋蟀的住宅并非不多不少刚好九寸,而是不超过九寸,从而准确地表达出蟋蟀住宅小巧玲珑的特点。(2)教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一些句子加上某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后,能更加准确地表达意思。(四)、学习“日积月累”。1.朗读“日积月累”中的谚语。2.课件出示部分谚语的意思。3.学生读读背背。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五)、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懂得了运用某些起限定作用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积累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五、板书设计语文园地细致观察连续观察表达的准确性积累谚语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根据所学课文的内容,设计了填空题,便于学生轻松地掌握相关知识。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二)一、说教材本次的说课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积累、背诵古诗。二、说教学目标:1.借助交流平台,再次引领学生体会细致观察与准确表达的关系,并感受作者的连续观察,体会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心想。2.感知动物“家”的独特名称,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中华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3.借助两组句子的辨析,感知词语的准确运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4.积累民间俗语,要让学生在感受到民间俗语趣味的同时,体会到俗语中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深切体会到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