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与实践模板.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创新设计与实践模板.docx

创新设计与实践模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创新设计与实践题目: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师职称: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日期: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375129644"1课题简介PAGEREF_Toc375129644\h1HYPERLINK\l"_Toc375129645"课题研究背景PAGEREF_Toc375129645\h1HYPERLINK\l"_Toc375129646"1.2国内外研究现状PAGEREF_Toc375129646\h1HYPERLINK\l"_Toc375129647"1.3本课题研究内容PAGEREF_Toc375129647\h1HYPERLINK\l"_Toc375129648"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PAGEREF_Toc375129648\h1HYPERLINK\l"_Toc375129649"2.1设计方案论证PAGEREF_Toc375129649\h1HYPERLINK\l"_Toc375129650"2.2系统结构及主要参数确定PAGEREF_Toc375129650\h2HYPERLINK\l"_Toc375129651"3软硬件电路设计与调试PAGEREF_Toc375129651\h3HYPERLINK\l"_Toc375129652"3.1硬件电路设计PAGEREF_Toc375129652\h4HYPERLINK\l"_Toc375129653"3.1.1基本原理PAGEREF_Toc375129653\h4HYPERLINK\l"_Toc375129654"3.2软件电路设计PAGEREF_Toc375129654\h5HYPERLINK\l"_Toc375129655"3.3软硬件电路调试PAGEREF_Toc375129655\h5HYPERLINK\l"_Toc375129656"3.4调试结果分析PAGEREF_Toc375129656\h5HYPERLINK\l"_Toc375129657"结论PAGEREF_Toc375129657\h13HYPERLINK\l"_Toc375129658"参考文献PAGEREF_Toc375129658\h14HYPERLINK\l"_Toc375129659"附录1PAGEREF_Toc375129659\h151课题简介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本课题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建立一个烧结混合料制粒粒度分布预测模型,并确定混合制粒的最佳湿度,进而提高制粒效果,达到强化烧结的效果。研究的内容包括:查阅有关的资料,结合前人制粒实验数据,确定能够表征烧结混合料制粒特征的参数;采用神经网络建立铁矿石制粒效果预测模型,其输入参数为混合料的制粒特征参数,输出得到混合料的制粒效果,并找到合适的操作参数,利用前人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2系统总体设计方案2.1设计方案论证根据国外的研究现状,数学建模方法有基于制粒机理的数学推导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拟合计算。预测制粒粒度分布,首先要确定对制粒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铁矿石的物理特性包括的参数较多,难以全部作为模型的输入。有必要找出决定性因素或找到一个包含主要影响因素的表征参量。预测模型必须包含原料制粒特性的信息,才能对原料性能进行聚类分析。目前国外的建模研究,主要是以原料粒度分布,加水量为模型输入。文献中记载的制粒模型,几乎没有涉及到操作参数的变化。往往是以工艺参数为恒定值,通过改变原料条件对制粒效果进行研究。这样简化了模型的输入,有利于建模研究的进行。但是如果要将预报模型结合到实际生产中,用以指导生产实践的进行,应包括操作参数的调整,以期得到最佳制粒效果。混料粒度分布将作为模型的输出参量。2.2系统结构及主要参数确定图2.1铁矿石原料吸水示意图为了使水份能吸入铁矿石粉中而铁矿石粉又不掉落,采用底部方有滤纸和滤网的圆柱事故那来装铁矿石试验装置如图2.2所示:图2.2湿容量测量装置测量装置由U型水糟,电子天平和试样管(直径为56mm)组成。测量步骤:①把天平读数清零,然后在试管内装入200g铁矿粉,把装有铁矿粉的试管挂到天平上,并浸入水槽2mm中,等到电子天平的读数稳定之后,把试样管取出来。②把装有已经饱和铁矿粉的试样管脱离水面,方在天平上并清零;然后把试样管再一次浸入水中,调节U型水槽的水面,使挂有浸渍在水中的试管的天平的读数变成零。这佯作是为了消除水的浮力和表面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