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学-06.ppt
上传人:鹏飞****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销学-06.ppt

推销学-06.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6章推销程序6.1认定顾客2.认定潜在顾客的过程2.寻找来源3.资格审查6.1.1.2认定潜在顾客的标准6.1.2寻找潜在顾客⑵企业外部资料6.1.2.2顾客利用法6.1.2.4地毯式拜访法6.1.2.5市场咨询法6.1.2.7广告开拓法6.1.3顾客资格审查6.1.3.1顾客需求审查6.1.3.2顾客财力审查6.1.3.3顾客权力审查续:6.1.4准顾客的管理6.1.4.1建立顾客档案(续)6.1.4.2顾客档案的管理1.以顾客购买概率为分级标准2.以顾客购买量为分级标准对不同类别顾客的管理方法B类C类6.2接近顾客小案例6.2.1拟定走访计划何法:6.2.2制定推销目标6.2.3准备推销工具6.2.4约见顾客情景体验:约见王经理6.2.4.1约见顾客的内容3.访问顾客的时间如何选择访问顾客的时间举例说明:⒋访问顾客的地点6.2.4.2约见的方法6.2.5接近准顾客的原则⒉善于向接待人员推销⒊妥善计划好开场白⒋确保推销能清晰肯定⒌寻求准顾客的认同点⒍不宜太聪明⒎尽量语言简洁。⒏具有幽默感。接近顾客的时机,地点要适当。6.2.6接近准顾客的方法小案例:以狗交友,做成买卖⒈送礼接近法这个案例对我们有何启发?⒉介绍接近法②他人介绍法3.利益接近法4.好奇接近法⒌表演接近法⒌表演接近法续:⒍问题接近法⒎调查接近法⒐求教接近法小案例杂货店老板活了一辈子,其中大半生的时间都是在这间小杂货店中度过的,还从来没有人登门向他求教过,今天看到眼前这位年轻的推销员对他是如此的崇敬有加,心中不免得意万分。于是,杂货店的老板便兴致勃勃地向小张大谈其生意经,谈他的杂货店,从他小的时候跟随父亲做生意,谈到后来自己接过这间小店,最后一直说到现在:“人都已经老了,但我仍然每天守着这个杂货店,舍不得离开它。在这里我可以每天都能见到那些老朋友、老顾客,为他们提供服务,同他们一起聊聊天,我过的非常愉快。”老人家与推销人员聊了整整一个下午,而且聊得非常开心,直到推销员起身告辞,刚到门口,老头子突然想起什么来了,大声说:“喂,请等一等,听说你们公司的香皂很受欢迎,给我订30箱。”6.2.5初次拜访顾客要注意的问题⒋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6.3推销介绍6.3.1示范案例分析思考这样认识是否有道理案例分析推销产品的味道:让产品吸引顾客6.3.1.2用好笔和纸这个无声的武器6.3.1.3重视客户肢体语言6.3.1.4带齐资料6.3.2态度6.4顾客异议的处理⒉顾客异议对推销工作有帮助6.4.2顾客异议的类型为何结果不一样为何结果不一样表面上看,这个门店导购员对顾客提出问题的解释应该说是翔实全面,而且几乎是脱口而出,抢先回答了顾客的问题。在这样的对话结束后,门店导购员甚至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觉得自己在异议化解话术的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时,也可能为自己能够在顾客面前展示敏锐的智慧而欣慰不已。但为什么顾客最终仍然没有兴趣继续话题呢?主要原因是门店导购员将对话的焦点放在自己而不是顾客身上。一方面,在没有弄清楚顾客问题的真相时(甚至有时候顾客的异议是假的),就给出了自以为是的答案,顾客没有感觉到应有的尊重,认为门店导购员回答得不够严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回答者认真的确认,确认问题的过程可以体现回答者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人们在提问时确实会出现省略掉一些背景描述,隐藏提问真实动机的情况,这样本身就容易造成回答者对异议理解上的偏差。为了避免给提问者留下轻率给出答案的印象,最好的做法就是通过正确的提问了解提问者的真实动机,然后再给予回复。事实证明,对顾客异议的正确理解甚至比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案更重要,至少,针对顾客异议的提问表达了对顾客的关心与尊重。下面的案例说明了以上观点。假如:顾客:没有了,主要就是这个。门店导购员:那好,王先生,我很理解您对这方面的关心,确实也有顾客问到过同样的问题。我们公司的产品采用的是标准的加强型油路设计,这种设计具有极好的密封性,即使在正负温差50度,或者润滑系统失灵20小时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油路损坏,所以漏油的概率极小。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万一,如果真的出现了漏油的情况,您也不用担心,我们的售后服务承诺是,从您购买之日起1年内免费保修,同时提供24小时的主动上门服务。您觉得怎么样?顾客:那好,我放心了。显然,同样的问题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答,而顾客对后一种回答非常满意。这两个案例的区别不在于答案的不同,而在于后一个门店导购员采用了提问的方式,这种方式给予了顾客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同时也协助顾客找到了问题的真实动机,从而轻松化解了顾客的问题。6.4.3顾客异议常见的几种情况6.4.4异议处理的原则和策略⒉不要回避顾客异议⒊尊重顾客异议⒋永不争辩6.4.4.2异议处理的时机策略⒉对顾客提出的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