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新课程实施中几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杨小芳[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主体终生学习]课程改革如浴春风,深深根植于基础教育的土壤。它在教学理论,教学设计,课堂策略、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都给教育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引发了许多思考,带来了许多争议。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生活,撷采几朵,以飨读者。师者:父乎,友乎?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中国的教师,自古以来,在这个“学而优则仕”的国家了就有了崇高的地位。因为老师是引导学生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二个“衣食父母”,于是满腹经纶的教师简直就像神一般,需要顶礼膜拜的。教师哪里会有错?因为一开始,人们就把师生的关系定位为一种伦理关系,而且是仿效家庭伦理中的父子关系来确定的。再加上家长的授权:这小子不听话,你给我揍他。于是,教鞭加粉笔盒,教师的尊严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师的尊严得到最大的满足。进入今天,我们忽然发现,学生变得不是那么听话了,不是原先我们想象中的那个学生了。更有甚者,公开和老师顶撞。于是我们开始疑惑和失落,发出了“学生怎会变得如此”的感叹,“怎么我教的班级全班都是捣蛋鬼?”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就是不听话,怎么办?其实想来也不是复杂。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的个性也在不断发展,读书并不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作为教师,也必须顺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顺应人性发展,我们的角色观念也得更新,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教育理念。今天,我们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那种法制关系上,一定会替代一开始的那种不平等的伦理关系,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基于此,我们教师不必老是扮演一个“父”的角色,不必时时“恨铁不成钢”,只要对学生尽心尽责就可以了。教师必须熟练地运用积极角色技能,成功扮演各种相应角色,如长辈,保姆,朋友,警察,由以前单一的角色,变成多元化的角色,以避免角色冲突,角色失败,既做良师,也做益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好的教师是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课堂:导乎,授乎?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因此,它对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虽然说“教无定法”,但往往一堂课讲下来,自己觉得很不错,可一但让同行和领导评价,往往都是同一种看法: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此时,我们会觉得没有成就感。不讲吧,怕学生不懂,误人子弟。讲吧,又怕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于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其实,古今中外,自有课堂教学以来,讲,就是一种优势十分明显的教学方法。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不讲,又怎样去“解惑”,怎样去“影响学生的心灵”呢?然而,讲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学生的能力毕竟是靠自己学习实践形成的,这毋庸置疑。教师的讲述,极易形成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课堂单调,气氛沉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这也是事实。那么,怎样解决这对矛盾呢?孔子说:“过犹不及。”大千世界,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度,“过”和“不及”都不是事物良性发展的标准。只有把握好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标准,才是最好的。讲,既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不要超出了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能激起学生有意义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又要我们依纲靠本,提纲挈领,不“言过其实”,也不“偷工减料”,真正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返三隅。”学问:一桶乎,活水乎?新课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教师带来了困难与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发展。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新问题。从前,我们教师听得大师最多的教导就是“你要教好学生,你得自己先有一桶水。”可是,进入新课程后,我们发现原先的那捅水不够了。于是,搔头自问:谁偷了我的水?很明确,是时代。今天,随着教育的社会化,信息化,国际化,摆在教师面前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是一个网络时代。时代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同样也给培养学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校本培训,教师智慧,专业发展,终生学习”等新名词超越了原先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铺天盖地卷来,给教师们带来了知识,也带来了心理压力,甚至于身心疲惫,经济负担。“我靠一红本(毕业证),养活一家人”的匠人形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作为教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自己的知识池塘接上源头活水,让思想,文化,思维与时俱进,让课堂思维常景常新,以满足学生心灵发展的最大需要,做一名多元文化交融的组织者和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