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论文:浅谈综合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浅谈综合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doc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浅谈综合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突围——浅谈综合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途径,能让我们带领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学习我们在课堂上、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也很不尽如人意。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切实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顺利实施,并能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关键词】社会意识师资现状评价指标策略随着现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已经不能停留在课堂上。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途径,能让我们带领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学习我们在课堂上、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但也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难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改善中小学的课程结构,更有利于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新课改的实施起到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也很不尽如人意。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会意识影响了综合实践的深入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各学校的开设及活动效果都不太理想,究其根源,首先是社会、家长以及有关管理者的意识还没有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维中转变过来,以及农村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这就导致了对这门课程教学管理的轻视甚至鄙视,对教师教育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从而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的效果差。由于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活动流于形式,效果差强人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跟思想和认识上的误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口号虽然喊了许多年,但由于整个教育还被应试教育氛围笼罩着,结果还是“雷声大而雨点小”。传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应试教育思想,使社会、教师、家长和学生甚至部分教育管理者都普遍认为学生主科成绩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条件,而忽视人的整体素质,这样,实施这类课程时,无论家长还是学校,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二)师资现状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实施1.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现阶段,学校没有为综合实践活动配备专门的教师或者增加一定的教师编制.而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担当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任务。这些教师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他们往往把精力放在原先所担任的学科上,综合实践活动只是作为副科。而且,学科教师本身比较单一的学科知识背景对综合实践活动所涵盖的课程领域适应有一定的困难。2.因学生评价、课程开发困难等原因,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所处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学校没有安排素质好的教师负责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而是让将要退休的教师负责,有的规定人人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任务,事实却是无人负责、无人指导,导致课程空架现象。3.有的学校看起来比较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专门安排一名教师负责全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但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高度综合”,时空上“高度开放”的要求,专任教师单兵作战恐怕很难完成指导任务。一些需要学生走出校门的实践活动在活动组织、安全措施等方面更需要多名教师合作管理、指导.才能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三)评价指标不明确导致课程实施偏离课程价值导向1.对学生的评价或过分强调过程,或只注重结果,这样就背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既关注过程又兼顾结果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倡导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中过分地偏重“过程与体验”,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态度、体验与感悟,对学生具体能力的发展关注不够,评价具体指标不明确。评价过程随意性大。有的教师则只强调结果的展示。主题确定下来后,经过一定时间后就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活动的结果,搞成一个表演会。不注重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忽略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水平的提高,实际能力的提升。2.忽视对指导教师的正确评价和引导。在学校实施层面。如果说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很好地兼顾过程与结果的话。那么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可能还是一个盲区。大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仅限于传统的学科教师,综合实践活动仅作为“副科”,对教师的评价很少有学校建立制度。二、解决的主要策略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既有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又有现实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差异,既有师资队伍不足的因素,也有办学宗旨和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因素。因此,要认真研究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策,切实改变目前的状况。(一)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应地位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具有严肃性,综